第32节

关灯
茫然,惊恐于看到的绚烂。

     心里一直绷着个弦的凌初终于哭了出来,他闭上眼,捂着耳朵:“啊……阿姊!我不喜欢这个!不喜欢这个!” 凌年不敢随意进屋,只能抱着凌初缩在一角,自己紧闭着眼,将凌初的耳朵捂得紧紧的,他们度过了一段惶恐难安的时间,直到凌君汐的人发现他们,将他们带到了一间屋子里。

     明明是温暖安逸的被褥和环境,凌初却整夜未睡,在烟火炮仗的声音惊惧着度过。

    直到天将亮,他才脸颊挂着泪痕,累得睡了过去。

     作者有话说: 小剧场: 三岁的凌初(发现凌年不见了):(′~`)(强迫自己冷静) 凌年回来了后…… 三岁的凌初(哭哭):阿姊你去哪里了哇…… ps:下章是安逢失忆前的事,失忆前的事也很重要,希望大家不要觉得篇幅有点多。

    (好熟悉的话) 第四十五章讨厌哥哥 那段廷王府的回忆因为凌初年纪太小而变得模糊,他印象最深的不是一地的血,反而是那窗外忽明的火光,震耳的声响,和种种胆战心惊。

     后来凌年凌初为凌君汐卖命,极为刻苦,尤其是凌年,她聪慧,勤奋,敏锐,她的天赋可以让她夜观风向,细察星云,知晓活物动向,且能在混乱厮杀中准确知道敌方将领的位置,记住排兵布阵。

     小小年纪的她跟着凌君汐征战数年,满十七岁时,凌君汐将她收为义女。

     凌年被收为义女的那一日,凌初不知为何就想起了当年的廷王府的混乱场景,他问凌年当时为何说要走。

     风吹草低,日落黄昏。

     如今的凌年已有将才风范,不见当年半分落魄慌乱,她背手,看着远处起伏的金色草浪,弯起眉眼一笑:“你还记得啊?我那是看你被吓得,逗逗你,让你想些其他的而已。

    ” 原来是这样。

     凌初并不细问,因为他确实记不太清楚了,记不清凌年何时走的,何时回来的,记不清凌年身上的衣物有何变化。

     但凌初仍清楚记得那焰火,故而一直不喜欢炮仗烟花等物,除了打仗,他能避则避,不能避的就叫人不放,别人偏要放他就会跟人打架。

     可人家久离家园,放放小炮仗有何错? 凌初年纪见长,虎狮一般的性子就显露出来,在边疆的他简直张狂难训,桀骜不恭,十四五岁的年纪太招人恨,也太招人烦,连凌年都受不了他的脾气,后来凌初私骑主将的马,凌年怒扇了他一巴掌,拖着摔脱臼的他去请罪。

     凌君汐一言令下,将十五岁的凌初赶去了上京,由江连磨他脾气。

     不改好,就别想来边疆当将军立功了。

     住在上京,所有风吹草动都让凌初惊愕烦躁,他被拘着不准出城,不准上马,不准花钱,久被拘束压抑,他脾性极大,江连只有拿凌君汐来压,他才有片刻听话。

     只有安逢,凌初会因着是凌君汐的儿子而主动地耐心忍让,旁人说他是变相谄媚,巴结将军,这话江晟说得最多,凌初也不辩解。

     他不会对别人承认,也是因为安逢叫他凌初哥哥的样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