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他会自我攻略 第12节
关灯
小
中
大
上来的。
徐篱山道谢,打发堂倌去忙自己的,而后踱步到船沿边开始晒太阳。
船上有不少人,一个人发呆的有,三两人聚集闲谈的也有,徐篱山站在角落处,不可避免地听了一会儿八卦——虽然他连主角是谁都不晓得,但八卦嘛,听着就是瞎乐。
“这位公子。
”有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带着位姑娘上前行礼。
徐篱山回礼。
“不知这位公子可有婚配?”书生扯了扯身边面色微红的姑娘,“我家小妹想与公子认识一二。
” “我已有家室。
”徐篱山行了个赔罪礼,心说我的“家室”正在楼上,此时或许暗处还有鹊鸟虎视眈眈而后很快就会将他们此处的情形如实转述。
书生和女子同时面露失望,书生道:“公子还未及冠吧?” “是,不过早遇良人。
”徐篱山看向那姑娘,“姑娘也必定另有良缘。
” “呈公子吉言。
”女子轻声说,“想来公子的妻子必定是位国色天香、端庄雅气的姑娘,我也祝两位恩爱百年,相伴一生。
” “他是国色天香,也称得上端庄雅气,”徐篱山笑道,“却不是位姑娘。
” 女子一愣,不懂地问道:“什么叫不是姑娘?” “这你便不懂了,说明公子的妻……哦不,心上人是位男子!”书生略显激动地说,“富家子弟常与小倌厮混,却少有真心相付而后结为爱侣的,不想今日撞上了公子。
” 徐篱山“呃”道:“你为何这般激动?” “我也有心上人,也是同为男子。
”书生脸颊红润,眼中放光,“若我此次榜上有名,明年入京春试结束,家中爹娘便能允许我与他在一处。
” “那很好。
”徐篱山拱手,“那我就在此处先祝公子蟾宫折桂,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 书生回礼,叹了一声,“我家中经商,略有家底,但我那心上人早年丧母,这些年一人供着卧病的老父,是以家父家母原本不同意我们的事,想让我考中后做个微末小官,择一商户之女,也算门当户对。
可我心有所属,哪好耽误别家姑娘,也不肯舍弃我真正欢喜的人,这两年一再相求,更紧要的是我那心上人虽说家贫,但为人孝顺上进,品行端正,是以家父家母也渐渐有所松动。
说来还得感谢肃王殿下和徐六公子。
” 徐六公子听得认真,冷不丁听见京纾和自己的名字,下意识地“啊”了一声。
“肃王殿下与徐六公子的婚事天下皆知,天潢贵胄、高门弟子尚且不顾世俗之见,不惜前程权势,奔赴所爱,我两袖空空,哪有不敢、不值当的呢?”书生双掌交叠在腰前,“且此中还有缘故。
五年前,肃王殿下为共事远赴常州,穿行山林时撞见正被山匪劫路的家父,善心相救,家父才化险为夷。
肃王殿下想来不会记得此事,但于我全家来说,这是救命之恩,是以当年家父回家后便为殿下立了长生牌位,为殿下祈求福寿。
此前肃王殿下大婚,家父家母也大摆宴席、广施粥棚,也因着这桩良缘,他们才真正松口许了我一个机会。
” 原来还有这么一件往事,徐篱山下意识地瞥了眼二楼的方向,说:“肃王殿下真好。
” “是好!旁人都说殿下如何冷血无情,可真要无情,视人命如蝼蚁,便是拂手相救也是不愿的。
”书生擦了擦手,“许多人不看好这桩婚事,说肃王殿下冷漠,徐六公子风流,两个男子在一起没有子嗣,没过多久肃王殿下便要纳妾充盈后院,也会对徐六公子厌烦苛待。
可我知肃王殿下心存仁慈,非浪/荡之辈,徐六公子以往在常州也多有乐善好施、兼济贫苦的义举,都是顶好的人,哪有不看好的呢?” 徐篱山摸了摸鼻子,说:“我也希望他二位好,千好,万万好!” 书生觉得他是性情中人,不由朗然一笑,全然不知他们所在的这处画面全被看在眼中。
“相谈甚欢啊。
”窗开了一条缝隙,京纾面色淡然地行偷窥之举,见那两男一女有说有笑,不禁道,“真是同什么人都能说笑一番。
” 鹊一已然掌握了说话的方法,闻言道:“公子那般好,但凡是耳目正常的,都想与他多说两句,如沐春风。
” 夸赞徐篱山果然让京纾无法反驳,无法不快,他沉默地瞧着那三人闲聊,偶尔抿一口淡茶,待到差不多该用晚膳的时候,三人才依依惜别。
徐篱山在船上吹了会儿风,哼着歌、脚步欢快地上了楼。
那背影消失,京纾收回目光,转头看向雅间门。
俄顷,门前果然响起一串轻盈的脚步声,直至走远。
窗外吹了风,微凉,京纾忆起船上的菜品样式,心想徐篱山对桂花入饮的样式也算喜欢,便说:“去吩咐管事,晚膳时添桂花糖藕,桂花糯米饭,龙井桂花茶这三样,应个景儿。
若是公子问起,便说这是船主请客,每间都有。
” “是。
”鹊一应声退下。
京纾关上窗,又伸手打开一旁的匣子,取出里头仅有的一封信。
这封信是前夜徐篱山拿去驿馆寄的,被鹊部截了过来,原本平展的一封信,此时已经在京纾的打开打开再打开下起了褶皱,显得陈旧了。
信纸用的是金桂小笺,浸染桂露,左下角裱贴一朵桂花叶,略有干枯。
徐篱山用词直白,好似只是与他平日里面对面的说话:
徐篱山道谢,打发堂倌去忙自己的,而后踱步到船沿边开始晒太阳。
船上有不少人,一个人发呆的有,三两人聚集闲谈的也有,徐篱山站在角落处,不可避免地听了一会儿八卦——虽然他连主角是谁都不晓得,但八卦嘛,听着就是瞎乐。
“这位公子。
”有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带着位姑娘上前行礼。
徐篱山回礼。
“不知这位公子可有婚配?”书生扯了扯身边面色微红的姑娘,“我家小妹想与公子认识一二。
” “我已有家室。
”徐篱山行了个赔罪礼,心说我的“家室”正在楼上,此时或许暗处还有鹊鸟虎视眈眈而后很快就会将他们此处的情形如实转述。
书生和女子同时面露失望,书生道:“公子还未及冠吧?” “是,不过早遇良人。
”徐篱山看向那姑娘,“姑娘也必定另有良缘。
” “呈公子吉言。
”女子轻声说,“想来公子的妻子必定是位国色天香、端庄雅气的姑娘,我也祝两位恩爱百年,相伴一生。
” “他是国色天香,也称得上端庄雅气,”徐篱山笑道,“却不是位姑娘。
” 女子一愣,不懂地问道:“什么叫不是姑娘?” “这你便不懂了,说明公子的妻……哦不,心上人是位男子!”书生略显激动地说,“富家子弟常与小倌厮混,却少有真心相付而后结为爱侣的,不想今日撞上了公子。
” 徐篱山“呃”道:“你为何这般激动?” “我也有心上人,也是同为男子。
”书生脸颊红润,眼中放光,“若我此次榜上有名,明年入京春试结束,家中爹娘便能允许我与他在一处。
” “那很好。
”徐篱山拱手,“那我就在此处先祝公子蟾宫折桂,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 书生回礼,叹了一声,“我家中经商,略有家底,但我那心上人早年丧母,这些年一人供着卧病的老父,是以家父家母原本不同意我们的事,想让我考中后做个微末小官,择一商户之女,也算门当户对。
可我心有所属,哪好耽误别家姑娘,也不肯舍弃我真正欢喜的人,这两年一再相求,更紧要的是我那心上人虽说家贫,但为人孝顺上进,品行端正,是以家父家母也渐渐有所松动。
说来还得感谢肃王殿下和徐六公子。
” 徐六公子听得认真,冷不丁听见京纾和自己的名字,下意识地“啊”了一声。
“肃王殿下与徐六公子的婚事天下皆知,天潢贵胄、高门弟子尚且不顾世俗之见,不惜前程权势,奔赴所爱,我两袖空空,哪有不敢、不值当的呢?”书生双掌交叠在腰前,“且此中还有缘故。
五年前,肃王殿下为共事远赴常州,穿行山林时撞见正被山匪劫路的家父,善心相救,家父才化险为夷。
肃王殿下想来不会记得此事,但于我全家来说,这是救命之恩,是以当年家父回家后便为殿下立了长生牌位,为殿下祈求福寿。
此前肃王殿下大婚,家父家母也大摆宴席、广施粥棚,也因着这桩良缘,他们才真正松口许了我一个机会。
” 原来还有这么一件往事,徐篱山下意识地瞥了眼二楼的方向,说:“肃王殿下真好。
” “是好!旁人都说殿下如何冷血无情,可真要无情,视人命如蝼蚁,便是拂手相救也是不愿的。
”书生擦了擦手,“许多人不看好这桩婚事,说肃王殿下冷漠,徐六公子风流,两个男子在一起没有子嗣,没过多久肃王殿下便要纳妾充盈后院,也会对徐六公子厌烦苛待。
可我知肃王殿下心存仁慈,非浪/荡之辈,徐六公子以往在常州也多有乐善好施、兼济贫苦的义举,都是顶好的人,哪有不看好的呢?” 徐篱山摸了摸鼻子,说:“我也希望他二位好,千好,万万好!” 书生觉得他是性情中人,不由朗然一笑,全然不知他们所在的这处画面全被看在眼中。
“相谈甚欢啊。
”窗开了一条缝隙,京纾面色淡然地行偷窥之举,见那两男一女有说有笑,不禁道,“真是同什么人都能说笑一番。
” 鹊一已然掌握了说话的方法,闻言道:“公子那般好,但凡是耳目正常的,都想与他多说两句,如沐春风。
” 夸赞徐篱山果然让京纾无法反驳,无法不快,他沉默地瞧着那三人闲聊,偶尔抿一口淡茶,待到差不多该用晚膳的时候,三人才依依惜别。
徐篱山在船上吹了会儿风,哼着歌、脚步欢快地上了楼。
那背影消失,京纾收回目光,转头看向雅间门。
俄顷,门前果然响起一串轻盈的脚步声,直至走远。
窗外吹了风,微凉,京纾忆起船上的菜品样式,心想徐篱山对桂花入饮的样式也算喜欢,便说:“去吩咐管事,晚膳时添桂花糖藕,桂花糯米饭,龙井桂花茶这三样,应个景儿。
若是公子问起,便说这是船主请客,每间都有。
” “是。
”鹊一应声退下。
京纾关上窗,又伸手打开一旁的匣子,取出里头仅有的一封信。
这封信是前夜徐篱山拿去驿馆寄的,被鹊部截了过来,原本平展的一封信,此时已经在京纾的打开打开再打开下起了褶皱,显得陈旧了。
信纸用的是金桂小笺,浸染桂露,左下角裱贴一朵桂花叶,略有干枯。
徐篱山用词直白,好似只是与他平日里面对面的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