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三万年 第27节

关灯
突发角度切变,否则一个不注意,就有可能受到引力场或磁场牵引,大幅偏离航线。

     不同于上午的有提示测试,这次按照事先约定,诸怀将不会给蠃鱼任何提示,蠃鱼只能根据静态路径自己摸索前往目标地点,她手握操纵杆,一面看着位移提示器上的数值变化,一面用余光观察外界的引力场变化。

     控制室里的诸怀和英招盯着屏幕上的驾驶舱和旁边的航行图,可以看到山海经号刚刚有惊无险地绕过了两处引力场转角,但是没能避开第三个,正在里面不停地打转。

     蠃鱼也能从位移提示器上看到自己的航线开始有点不太对劲,但她身处其中却什么也感觉不到,只是像遇见了鬼打墙一般。

     蠃鱼深吸一口气,开始调节左手边的抗引力装置,一点点从引力漩涡里把山海经号开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控制室的操作台上响起了成功抵达坐标点的提示,诸怀抬眼一看时间,四十五分钟。

     五分钟的路程,花了九倍时间才抵达。

     诸怀张了张口,想说点什么,又怕打击到蠃鱼,正在犹豫时,却听对讲机里的蠃鱼语气轻快:“无提示盲开成功抵达目标点,可以呀,总比彻底迷路强。

    ” 诸怀把本来想说的话,就着口水咽了下去,“我很欣赏你这个心态,请保持住。

    ” 接下来还是测试同一个坐标点,但这次诸怀会通过对讲机给蠃鱼提供路径指引和引力切变提示,第二次蠃鱼抵达目标点的时间缩短到了二十分钟。

     第三次仍然有提示,但提示数量较第二次减少了一半,蠃鱼还是在二十分钟抵达了目标点。

     第四次提示再减一半,蠃鱼花了十五分钟抵达。

     第五次无提示,还是同样的坐标点,再一次盲开,蠃鱼最终花了二十五分钟抵达目标点。

     从九倍缩短至五倍,这个成果虽然不算很好,但也不算差,可以说是差强人意。

     正在诸怀准备问问蠃鱼要不要再尝试一个新的坐标点时,控制室的操作台弹出了休息提示,上面写着时空舱驾驶员持续高强度集中训练会产生疲劳,影响判断力,建议至少休息一个小时。

     于是诸怀打开对讲机对蠃鱼说:“你下来歇会儿吧。

    ” 蠃鱼本来也想着再换个新坐标,但看到驾驶舱内的提示,只得回道:“好,你关闭模拟吧。

    ” 诸怀伸手把操作台上的拉杆往下一拉,外面模拟器立刻变得一片通明,空气开始缓缓回充,山海经号随着重力回归,一点点降到了航行台上,被周围的太空垫包裹固定住了。

     等模拟器空气回充完成,蠃鱼起身走出了驾驶舱,打开舱门,见诸怀和英招正站在航行台边上等她呢。

     “咱去外面坐一会儿吧。

    ”英招伸手接蠃鱼走下航行台。

     三人出了模拟器,来到外面停机坪上,洁白的上弦月正静静挂在高空中。

     “我一个人开回去问题应该不大,多练几次就好了。

    ”蠃鱼接过库管机器人递来的饮料,语气轻松。

     诸怀手里也拿着杯喝的,皱眉看了蠃鱼一眼,她有点搞不懂蠃鱼如此乐观的底气在哪里,这还只是一场简单的模拟,要知道真实的宇宙引力场环境,可比模拟器残酷多了。

     第43章非回去不可 “你确定一个人回去真的没问题吗?”诸怀问。

     “没问题。

    ”蠃鱼转头看了她一眼,“动力舱不是也改造过了吗,备足给养,大不了多花点时间,总能到的。

    ” 诸怀却直摇头,“引力场环境复杂,也不能全靠舱内的告警系统提前识别,要真是陷在哪个地方打起转来,就算燃料和食物都够,氧气也经不起长期消耗。

    ” 山海经号自带的氧气循环系统,虽然可以持续造氧,但在循环过程中,舱内整体氧气量还是会逐渐损耗,最多只能维持整舱二十四小时的氧气量。

     “五个人的氧气量,我一个人用,够的。

    ” “那也就最多二十四小时乘五,五天,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你但凡碰到个大点的引力场,没个两三天都出不来。

    ” 英招在旁边插问道:“能不能再加点智能识别引力切变的探测仪器之类的?” 诸怀抬手让她先等等,转头看向蠃鱼:“你就真的非回去不可吗?” 蠃鱼也看回她:“嗯,非回去不可。

    ” 诸怀叹了口气:“行吧,我再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多加几个引力场感知器,嵌合到外舱体。

    ” “按照改造后的动力舱速度,从这里前往通讯边界的坐标点,预计要多久?”英招又问。

     “八到十个小时。

    ”诸怀答完,又补充了一句,“理想情况下是这么久,如果算上可能出现的引力偏差,正常大概十五个小时能到吧。

    ” 英招摇头感慨,“咱们当初掉落到这里的时候,才花了两个多小时。

    ” “那当然不一样啊,你从山顶摔一跤滚下山脚也就十来分钟,但是再从山脚爬回山顶不也得花好几倍的时间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