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关灯
来,光机票就抵得上我们养鸡场好几个月开支了。

    ” 我这么一说,刘江似乎也觉得有些道理,仔细想想,乐了,“嘿嘿,还真是这么回事啊。

    ” 于是下午大家伙儿都气定神闲起来,等真有几个日本人上了门,我们俩还笑嘻嘻地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呢。

     除了其中一个略微年轻些,其余的几个小日本大都是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笔挺的西装,头发一丝不乱,见人就客客气气地行礼,脸上都带着客套的笑,不用听他们说话也能一眼看出他们就是小日本。

     这几个小日本在我们展台转了一阵,没说什么话就走了。

    刘江见他们连问都没有问一句,估计心都凉了,好在这家伙估计想着我中午说的话,就当我们来省城溜一圈儿,所以虽然有些失望,但并没有表现在脸上。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两批日本人,还打开盒子看了一阵,叽里呱啦地说了些什么,但终究没有跟我们搭讪。

    我心里头明镜似的,一直保持着笑容和小明远说话,跟刘江喝茶,不提多自在了。

     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半,会场里人越来越少,都已经有人开始陆续收拾东西的时候,小日本出手了。

     来的是第二批日本人中的一个,矮矮胖胖的一个中年男人,身后跟着个戴眼镜的年轻翻译。

    这胖子一进门就拽得个二五八万似的,脑袋仰得高高的,说起话来趾高气扬,指着我们包装好的野菜叽里呱啦了一阵。

    那翻译淡然地看了他一眼,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悦,低声道:“这位藤原先生问这个怎么卖?” 我心里琢磨着那胖子嘴巴里肯定没什么好词,不外乎什么烂菜叶子之类,心里头憋得笑,就装吧,看你能装多久。

     我眯起眼睛冷冷地笑,直视那胖子的眼睛,一字一字地回道:“十五块一盒,人民币。

    ” 那胖子虽然没听懂我的话,可我这眼神估计把他给吓住了。

    一旁的翻译也被我喊出的高价弄得好半天没回过神来,愣了好几秒,才用中文又问道:“十…十五块一盒?” “对,十五块,顶级山珍十五块,旁边苇草盒子里头的十块一盒,每盒一斤。

    ” 翻译哆嗦了一下,好像看怪物似的看着我,又转过头来看了看刘江,见他一言不发显然是认同我的说法,这才结结巴巴地把我的话翻译给那胖子听。

    那胖子听罢,立刻睁大了眼,不敢置信地瞪着我,嘴里又是一阵叽里咕噜,又快又激动,手上还不停地做着各种手势,显然对我提出来的价格非常不认同。

     我眯起眼睛朝他笑,指着外头道:“没关系,咱们都是做生意的,谈得来就买,谈不来就算了,出门右拐,好走不送。

    撒有拉拉!”说罢,慢悠悠踱回座位上坐下,泡上了茶,慢条斯理地抿了一小口,又朝那翻译举了举被子,“要不要尝一尝?” 那翻译忍俊不禁,又不好意思当着国际友人的面做得太过了,只得强忍着,憋得脸都红了。

    那胖子气得哇哇大叫,说了一阵鸟语,见我们都不理他,他才跺了跺脚,很不甘心地走了。

     “不会走了不来了吧。

    ”等那胖子走远了,刘江悄悄地问我,他这会儿脸色好看了许多,眼睛里还带着些许笑意,许是刚才被那胖子给逗的。

     “得了吧,那胖子演技一点也不好。

    ”估计连我们家小明远也能敲出来,“对吧,明远。

    ”我笑着问一旁正趴在桌上看小人书的小家伙。

     “姑姑说得对!”小明远抬起头来清脆地回了我一句,他压根儿就不晓得我在问什么。

     “这才乖。

    ”我满意地捏了捏他的小脸蛋儿,大眼睛,高鼻梁,嘴巴软软的,我忽然觉得照这么养下去,我们家孩子以后也不会比那苏联小帅哥差。

     等到我们收摊儿,那小日本也没再来。

    刘江这会儿倒也想开了,“没啥,就当领小明远出来转转,嗯,后天我们去动物园怎么样?” “动物园是什么?”小明远感兴趣地问。

     “就是——”刘江想了一下,才小心地组织着句子,“就是可以看到很多动物的地方,有老虎,有黑熊,还有可爱的小猴子什么的。

    ” “猴子一点也不可爱,”小明远撅嘴表示反对,“它们老进村里偷东西,还把三奶奶家的苞谷扔得到处都是。

    动物园不好玩。

    ” 刘江顿时被他给噎住了。

     招商会有两天,第二天那几个日本人终于忍不住找上门儿来了。

    上午来的是那个叫藤原的,还是带着原来那个翻译,跟我们打了一上午的嘴皮子仗,先是压价,价格压不下去了又想换个法子和我们合作,想说服我们只出原料,让他们加工。

     刘江傻乎乎的还在那儿认真考虑,我差点一时气愤就把他们给轰出去了。

    这群阴险的小日本,又把我们当冤大头耍呢,我们出原料,以后的价格不全控制在他们手里头吗。

    赶明儿随便找个借口,一会儿质量不过关,一会儿色泽有问题,我们就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大家都是做买卖的,合则来,不合则散。

    既然藤原先生和我们想法相差甚远,那我们也不勉强。

    这生意嘛,跟谁做都是一样。

    ”我的态度从始至终都非常硬气,一点也不介意那藤原家的态度,当然脸上一直挂着笑,比那几个小日本还要客气。

     藤原家的气得直叫,这时候展台外头又来了几个人。

    藤原家的那几位一见来人,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我心里头清楚,估计这两家是死对头。

    于是,立马站起身迎上去,还用蹩脚的日语招呼了一声,“格里吉娃。

    ” 队里最前头的是那个第一批来过展台的年轻人,他被我这一声招呼弄得稍稍一愣,尔后笑起来,道:“你好。

    ”字正腔圆的北京话,说得比我还地道…… 既然能说汉语,那我也就懒得跟他打太极了,笑着道:“这位藤原先生脾气有些燥,谈生意嘛,谈不拢也没必要这么激动。

    ”说着又招呼他们几位过来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