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关灯
陈泽如按先前的约定,每个月都抽出两天的时间去慈恩孤儿院看望小朋友们,并且用最简单的心理援建手法与他们沟通交流。

    一段时间之后果真起到些积极的效果,好几个原本性格内向孤僻的儿童都渐渐开朗起来。

     方晨偶尔也会抽空过去瞧瞧,但是都没能再见到靳伟。

     张院长说:“听说学校里每周都要考一次试,唉,这孩子也够辛苦的。

    ”靳家兄妹是她一手带大的,所以感情特别深,几乎是将他们视若己出,心疼之情溢于言表。

     方晨留下来吃了顿晚饭,又和小朋友们玩了一会儿才回家。

     结果睡到凌晨却突然被手机声吵醒,主编大人在电话里头急急忙忙地吩咐:“市里刚出了一宗人命案子。

    老李电话打不通,你快去顶一下。

    ” 听到“命案”两个字,原先迷糊的神智顿时清醒过来,方晨连忙跳下床穿衣服,同时也听清楚了事发的地点。

     坐着计程车赶过去的时候,那家钟点酒店的周围已经被拉上了黄绿色的警戒线,警车和救护车闪着灯停在门口,尽管有警察在维持着秩序,而且正是凌晨三点钟,但是四周仍有不少人围观。

     有别家报社的同行认出方晨,便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在这儿守了好一会儿了,可尸体还没抬出来呢。

    ” 方晨入行这些年,虽说一直是跑社会新闻的,但是真正遇上命案的机会并不太多。

    一来是城市治安良好,二来则是社里领导好歹顾及到她是个年轻女性,这种流血死人的事件通常都是派男记者上前线。

     大家又哆哆嗦嗦地在冷风里吹了十来分钟,酒店的入口处终于传来一阵动静。

     尸体被罩得严严实实地抬出来,现场的记者们立刻一涌而上,闪光灯刹时亮成一片。

    方晨挤在中间,只听见不止一个人大声叫:“陈队长!……陈队长!请你透露一下死者的信息。

    ” “……二十一岁女性,警方初步怀疑其在公共场所进行吸毒及非法□活动。

    ” “死亡原因呢?” “不好意思,结果要等法医鉴定后才能出来。

    ” “那死者的姓名呢?” “这个不方便透露。

    ”陈队长伸出手,面无表情地说:“请让一让,不要妨碍我们办公。

    ” 在各路摄相机和照相机的追求不舍之下,警车与救护车很快就消失在茫茫的黑夜里。

    其实除了拍到现场颇为混乱的一些影像和照片之外,几乎再没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了。

     倒是主编大人神通广大,后来方晨给他打电话报告情况,他说:“警方估计那名女子是吸毒过量致死的。

    这条报道交去排版印刷,争取上明天早晨的版面。

    ” 这边刚结束通话,还没过几分钟,手机便又响起来。

     方晨正与负责现场摄像的同事坐进车里,因为赶时间,她也来不及细看,接起来“喂”了声。

     电话那头却是异于寻常的沉默。

     不知怎么的,她心里“咯噔”了一下,只觉得莫名一慌,这种感觉与当年半夜接到美国长途十分相像。

     她又喂了两声,差点就要把手机移到眼前去看来电人姓名了,结果只听见对方低低地叫了句:“方晨姐……”声音哽咽,竟似完全说不下去。

     “靳伟?……出什么事了?” 计程车在清冷的夜里一路向前飞驰,电光石火间仿佛联想到了什么,方晨只觉得一颗心陡然降到了幽深的底端,渗着丝丝凉意。

     果然,电话里的大男生仿佛失了魂魄一般,语调颤抖得如同风中柳絮,又像是完全失了控,根本听不出本来的音色。

     “我姐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