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47

关灯
张高和赵梨花回来时租了牛车,大捆大捆的柴火搁置在上面,直接送到家门口,张高接小舅子时只比平日晚了半个时辰。

     赵言跟着姐夫回到家,一进门,院中的柴火和篓子还没收拾好,他不仅瞧见了一篓半的栗子,还瞧见了半袋红薯。

     他松开袋子,好奇问,“阿姐,你们回去了?” “没有,红薯是山脚下挖的。

    ”赵梨花一回来洗了个脸,总算精神些许。

     红薯藤是生命力很强的植物,只要弄上一截附着根系的藤,种下去,多浇些水便能活下。

     她是经过山脚,见蓬松的土地里长着红薯藤,有几颗红薯露出来,便用坎刀挖了出来。

    野生的个头是要比正常种下的都小,不过随手挖来的,没啥好嫌弃的。

     方才她洗了一个吃,还挺甜的。

     赵言却是另外有想法,晚上趁着姐夫烧火的空隙,他捡了几个走过去。

     “怎么了石头?是要烤火吗?” 赵言将红薯放在地上,“姐夫,你把这些夹到里头去烤,塞到红碳火下面去。

    ” 张高也没问便照做,赵言挨着他坐下,他屁股只挨了个边,一手揪着姐夫的袖子来平衡自个。

     两人凑合在一起,赵梨花瞧见这般场景,不由得柔和了神色。

     烤红薯慢慢释放出香甜气息。

     吃的时候更是,赵言分给阿姐和姐夫一个。

     张高笑着说了一句,“栗子能卖,这也能卖了。

    ” 赵梨花听了进去。

    日后天气愈冷时还真加入了烤红薯。

     家中生意好,往后也是稳定的,赵言便将更多注意力投放在课本上。

     月后,天气愈冷,他们开始转而学习《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六七本初级启蒙书。

     陈秀才不是一本一本地教,而是分散着教,其中又着重教哪几本。

     大批大批的知识涌入脑中,除去每日做先生功课以外,赵言会在每节课将所学的知识记下,以便背诵。

     他记的不同于先生布置的抄写,那些抄写,他也好好收集着,装订成一本便是一本书了,他会偶尔翻一翻,检查错别字。

     他的笔记,有的是先生课堂掺入的话,他会重点记下,而大部分是他梳理的脉络。

     比如说,夸人学识的,他分成一类,夸人孝顺的,夸人好学的,各分成一类,一眼看过去简单明了。

     除此外,他喜欢抓重点,看到重要的,储备为两颗星,极其重要的,五颗星。

     若是有生僻字,难以理解的,他会做重点批注。

     赵言常想起高中老师引用他人的话,书要从薄往厚读,再从厚往薄了读。

     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陈秀才在课堂上讲课,也发现他的学生不知在下方写什么。

     他皱着眉上前去看,看见他写的内容后,其中有一句便是他课堂提起的话,他眉头缓缓松开,忍不住往回翻了几页。

     赵言身子微微往后倾,便于他的翻阅。

     陈秀才发觉,有他好些他说的话,都记录下来,或是写的时候有些着急,字体不比平常端正。

    陈秀才微皱了下眉头便很快松开。

     他对这些话还是有印象的,因为每带一级学生,其中提醒的话约摸都差不多。

     赵言也光明正大由着他看。

     陈秀才发觉这个方法还是挺好的,“这是你自己总结的?” “是,先生,学生以为做笔记方便背诵和理解。

    ” 每个人理解和学习方式不一样,陈秀才是理解的,因而不但没说他上课埋头做笔记,反而夸了他,“学习,不论什么方式,能让自己进步便是好的,有些不懂的可以问我。

    ” 他是看见了赵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