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关灯
而此时的赵言,叫人摆上一桌子早饭,叫醒他们后,着急忙忙用完饭便赶去上值了。

     “赵大人,” “赵大人,” 不比之前在户部,如今虽说在一个新领域重新开始,然而下头的人都对他恭恭敬敬的。

     赵言颔首,方回到位置上,陈庭正又把他喊走了。

     “今日你同我出去一趟。

    ”他背着手,开门见山。

     “好,”赵言应允。

    他心中大概知道是什么事。

     二人重新换了身不起眼的衣服,一出门便直奔酒楼。

     今日负责运输和掌管官盐的盐官从地方回京述职。

    当朝有‘禁榷’一说,那就是防止垄断,但对官府是不加限制的,官方垄断的有盐和矾以及酒,至于茶,朝中议论了多年,最终允许民间经营。

     官府垄断的物品,也是盈利最多的一项,谁都想抢占这份官职,当然,一切还得按照朝中规矩来。

     盐,是获利空间最大的一物。

     楼下传来嬉闹声,赵言探出头一看,只见一中年男子坐在马上威风凛凛的。

     他瞧了几眼便缩回头,主动思考,“先生,可是要我去查一查?” “先看看再说,凡事要心里有个底。

    ”陈庭正这么些年,直接练就了火眼金睛,被他多看一眼的人,十个里面有八个都是有问题的。

     “好,”赵言倚靠在窗口处,直接看着他们一行人渐渐远去。

     这一观察,便是两日。

     当朝拉下不少盐官,然而其中利益诱人,依然有人不死心地扑上去的。

     陈庭正也乐于放权,御史台的官员这几日只看见赵言频频出门。

     还有人怀疑,“赵大人刚来就办事了?” “我当初学了两年才入门。

    ”关键是搜集证据一项就难办。

    还有人找证据不成,然后被窜反的。

     “赵大人在南陵府干得风生水起,他的本领不比我们这些入职多年的人低。

    ”有人说了句偏心话。

     赵言一向奉承一个原理:目的合法,手段不一定要规矩,多钻营两下便能达到目的。

     马洪洲也就是盐官,只要是人,凡事总有突破口。

     陈庭正给了他一个月时间,然而他十五日便处理好了。

    这也要多谢马元洲院子里的几个女人。

     上朝的一日,每回都是以陈庭正开口的,今日,忽然一道年轻的声音响起。

     “臣有事启奏。

    ” 抬眼看见是赵言,仁元帝也惊讶了一下,他还看了眼陈庭正,才道,“准,” 百来个官员皆竖起了耳朵,不知想到什么,后背忽然有些冷。

    当初陈庭正回到京城,第一句话便是如此,往后几年,‘臣有事启奏’已经成了他们的噩梦。

     赵言将折子递给刘公公,尔后缓缓述来。

     有一种人,说话语气温和,道出来的话却字字把人钉紧在墙上。

     陈庭正的目的便是把他缓缓培养起来接他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