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手表

关灯
则每天关起门来数钱。

    除了谢苗,还没人能在她数钱的时候进她的屋。

     见奶奶把钱递过来,谢苗接过帮着数了一遍,又递回去,“是二百二十三块七。

    ” 王贵芝就瞅眼外面,偷偷把那三块七的零钱抽出来塞谢苗手上,“这个你拿着,买点头绳发卡之类的,买点吃的也行。

    别叫别人看见,你那几个弟弟我再给。

    ” 说完,她又朝外面看了几眼,将那二百二十块钱和卖之前两头猪的一起藏好,“这些奶都给你攒着,留着你上大学用。

    ” “离我上大学还有两年半呢。

    ”谢苗哭笑不得,“再说奶你还有三个孙子,不管他们了?” “就他们那成绩,也得能考上算。

    ”王贵芝冷哼一声。

     前两天返校,学校公布了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

     谢苗不出意外又是第一名,分数甚至比上次期中考试还多了十几分。

     而当初找她撂狠话的何有志虽然也有进步,却依旧被她压得死死的,不知得有多郁闷。

     学校领导见到谢苗这个分数,觉得她肯定能在明年中考中给学校拿个好成绩,当即决定给她颁发一个奖状。

     现在那个奖状就挂在王贵芝这屋墙上,来一个人老太太便要炫耀一次,别提多得意。

     相比之下,家里三个学渣中的战斗机就颇受嫌弃了,这几天怕老爹看了碍眼,整天都不着家。

     说起三个弟弟,谢苗就不怀好意地笑了,“奶,你说我寒假帮他们补补课怎么样?” “补课?”这个词在王贵芝听来还是很新鲜的。

     “就是帮他们讲讲以前学过的内容,再预习一下下学期要学的。

    ”谢苗解释说,“他们基础太差了,不过建军建中才初一,建华也才初二,补补课肯定能进步。

    ” 王贵芝有些犹豫,“会不会不耽误你学习?” “不会,我帮他们补课,也等于自己又复习了一遍。

    ” “那就补。

    ”王贵芝一锤定音,“等他们回来我就跟他们说,让他们别往外跑了。

    ” 正在结了冰的河面上跟人抽陀螺的谢家三兄弟:阿嚏—— 今天太阳挺好的啊,咋说打喷嚏就打喷嚏了? 说定了补课的事儿,王贵芝转头看了眼写字桌上放着的小座钟,“这都几点了,你姑和文丽他们咋还没到?” 因为谢卫民是大队书记,北岔村唯二的两部电话,其中一部就安在谢家。

     一般谢苗姑姑谢梅有什么事,就会借单位的电话往家里打。

    昨天她刚来过电话,说今天上午会带着女儿儿子回娘家住两天,照理说这个时间该到了。

     “我去村口看看吧。

    ”谢苗下了炕。

     “也行,不过你多穿点儿,外面冷。

    ” 老太太立马从柜子里拿出个紫红色大方围巾,对折好往谢苗脑袋上包,“正好你吴奶奶让他们家淑琴过来送了点东西,里面这个围巾指名道姓说是给你的,你围上再去。

    ” 王贵芝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答应吴老太太第二天,就亲自往县里跑了一趟。

     只是顾涵江那表太贵,据说是红河县这边都没的卖的牌子,耽误了好长时间才弄到合适的表面,谢苗他们期末考那会儿刚修好送了回来。

     吴老太太会送东西感谢王贵芝帮忙谢苗不意外,但王贵芝这种包围巾法…… “这线织的围巾哪有皮帽子暖和,我还是带那个兔皮帽子吧,这个围脖子上。

    ” 为了不像这个年代的广大女同胞一样,顶着个鸡妈妈造型出门。

    谢苗将围巾拿下来,,从前到后围上,又将两边的小角从颈后绕出来,在前方大三角下面系好。

     “还是咱们苗苗手巧,看这围巾系得多漂亮。

    ”王贵芝赶忙笑眯眯给自家孙女点赞。

     谢苗笑笑,带上她妈程立春才给她做的兔皮帽子出了门。

     谢卫国说要打野兔子给谢苗做帽子,可巧没多久就逮住了两只。

     程立春针线活儿好,很快照谢苗说的做出来一个。

    虽然是灰毛的,但戴着实在漂亮,又暖和。

     毛茸茸的兔皮帽子配上谢苗系得围巾,愈发衬得她小脸儿白里透红,五官精致如画。

     刚出门没多久,她就碰上了邻居赵婶子,“哟,苗苗今天打扮这么漂亮,干啥去呀?” “去看看我姑回来了没?”谢苗笑着道。

     等谢苗走远了,赵婶子抖抖扫帚上的雪,转身进了院子,跟自家婆婆说:“老谢家苗苗真是越长越漂亮,学习也好,听说这次又考了年级第一,可惜小小年纪就定了亲。

    ” “咋了,没定亲你还要娶来家当媳妇儿啊?她可比刚子大三岁。

    ”她婆婆睨她一眼。

     “大三岁咋了?不是说女大三抱金砖吗?比起这个,我倒是怕咱家刚子将来长大了不够有出息,人家看不上……” 赵婶子在那儿和婆婆说起谢苗的时候,还有一个人也被谢苗惊艳到,看得眼都直了。

     不是说北岔村就是个乡下地方,人都特别土吗? 咋这小姑娘长得这么好看?水灵灵跟朵花儿似的。

     站在路边的年轻男人忍不住把手放到嘴边,冲谢苗吹了个流氓哨。

     谢苗听到,皱了皱眉,没理。

     对方却不依不饶,笑嘻嘻跟了上来,“哎这位女同志你别走啊,跟你问个路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