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瓷砖缝隙的菌丝
关灯
小
中
大
苏棠的脚趾刚触到浴室地面,脚底就传来细密的刺痒感,像有千万根细小的钢丝在剐蹭神经末梢。
她猛地收回脚,发现米白色瓷砖缝隙里渗出的不是水渍,而是蜿蜒的黑色菌丝,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四周扩散,边缘泛着蓝紫色荧光,与天台图腾的荧光涂料如出一辙。
“早七点零七分,菌丝生长速率0.317毫米/分钟。
” 李默的激光测距仪红光在墙面上跳动,他戴着的防化手套指尖沾着菌丝样本,橡胶表面传来的蠕动感让他后颈的文身隐隐作痛,“孢子囊呈双环结构,和水塔密室培养皿里的霉菌完全一致,但基因序列多了段地西泮代谢编码……” 他的话被培养箱突然发出的警报打断,显微镜下,孢子正伸出绒毛状突起,主动吸附在人类神经元模型上。
林双生在便利驿站的冰柜后舱找到的金属盒,此刻正躺在701室的餐桌上。
盒盖内侧刻着的“0719号共生体培育日志”,字体与陈美玉父亲的实验笔记完全吻合,最新记录停在2025年5月6日:“暴雨激活菌丝网络,青梧里7号进入神经同步阶段。
”当她翻开泛黄的纸页,一股混着铁锈味的腐殖土气息扑面而来,与苏棠浴室的气味完全相同。
“看这个。
”苏棠用镊子夹起一片菌丝,在紫外线灯照射下,黑色绒毛逐渐透明,显露出内部流动的蓝色液体,“地西泮分子被包裹在孢子细胞壁里,就像特洛伊木马——当我们吸入孢子,药物会伪装成神经递质进入大脑。
” 她想起住户脚踝的蓝色菌丝,突然意识到那些不是装饰,而是黑中介埋在人体内的“恐惧接收器”。
陈美玉在医院病房的床头,盯着天花板上的水渍发呆。
水渍边缘新长出的菌丝,正慢慢勾勒出1998年产科手术室的轮廓,手术灯的光斑里,年轻的自己正给孕妇注射地西泮,而孕妇的脸,逐渐变成苏棠母亲的模样。
护士留下的检测报告显示,她的脑脊液里竟检出与浴室菌丝相同的代谢基因,而采集时间,正是暴雨夜她在天台绘制图腾的时刻。
“菌丝在构建混凝土神经网络。
”李默的雷达扫描仪显示,青梧里7号的地基下方,黑色菌丝已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每条主脉都连接着楼体的承重柱,“就像给建筑装上了大脑,而我们的恐惧记忆,是它的神经信号。
” 他调出3D建模图,发现菌丝网络的分布与住户心理创伤地图完全重合——程浩家下方是火焰状分支,赵春梅家下方是批斗笔形状,而苏棠的浴室下方,菌丝正聚合成胚胎蜷缩的形态。
林双生突然指着便利驿站监控回放:凌晨3:17分,穿灰衣的技术人员(64章天台出现的)进入仓库,怀里抱着的培养箱上贴着“凤凰新城专用菌丝”标签,箱内的霉菌在接触到地面的瞬间,竟自动拼出“0号容器就绪”的英文。
更令她窒息的是,技术人员转身时,后颈文身闪烁的频率,与苏棠浴室菌丝的生长节奏完全同步。
“这些孢子能读取记忆。
”苏棠看着实验室白鼠的反应,吸入菌丝的白鼠正重复幼年被电击时的蜷缩动作,而脑电波监测显示,它们的海马体区域异常活跃,“黑中介把地西泮改造成记忆载体,当菌丝进入大脑,就会激活特定创伤的神经突触——就像给混凝土输入人类的恐惧代码。
” 陈美玉的回忆在此时突然清晰。
1998年7月19日,父亲在水塔密室被注射药物前,曾把她的手按在潮湿的混凝土墙上,墙内传来的心跳般震动,正是此
她猛地收回脚,发现米白色瓷砖缝隙里渗出的不是水渍,而是蜿蜒的黑色菌丝,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四周扩散,边缘泛着蓝紫色荧光,与天台图腾的荧光涂料如出一辙。
“早七点零七分,菌丝生长速率0.317毫米/分钟。
” 李默的激光测距仪红光在墙面上跳动,他戴着的防化手套指尖沾着菌丝样本,橡胶表面传来的蠕动感让他后颈的文身隐隐作痛,“孢子囊呈双环结构,和水塔密室培养皿里的霉菌完全一致,但基因序列多了段地西泮代谢编码……” 他的话被培养箱突然发出的警报打断,显微镜下,孢子正伸出绒毛状突起,主动吸附在人类神经元模型上。
林双生在便利驿站的冰柜后舱找到的金属盒,此刻正躺在701室的餐桌上。
盒盖内侧刻着的“0719号共生体培育日志”,字体与陈美玉父亲的实验笔记完全吻合,最新记录停在2025年5月6日:“暴雨激活菌丝网络,青梧里7号进入神经同步阶段。
”当她翻开泛黄的纸页,一股混着铁锈味的腐殖土气息扑面而来,与苏棠浴室的气味完全相同。
“看这个。
”苏棠用镊子夹起一片菌丝,在紫外线灯照射下,黑色绒毛逐渐透明,显露出内部流动的蓝色液体,“地西泮分子被包裹在孢子细胞壁里,就像特洛伊木马——当我们吸入孢子,药物会伪装成神经递质进入大脑。
” 她想起住户脚踝的蓝色菌丝,突然意识到那些不是装饰,而是黑中介埋在人体内的“恐惧接收器”。
陈美玉在医院病房的床头,盯着天花板上的水渍发呆。
水渍边缘新长出的菌丝,正慢慢勾勒出1998年产科手术室的轮廓,手术灯的光斑里,年轻的自己正给孕妇注射地西泮,而孕妇的脸,逐渐变成苏棠母亲的模样。
护士留下的检测报告显示,她的脑脊液里竟检出与浴室菌丝相同的代谢基因,而采集时间,正是暴雨夜她在天台绘制图腾的时刻。
“菌丝在构建混凝土神经网络。
”李默的雷达扫描仪显示,青梧里7号的地基下方,黑色菌丝已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每条主脉都连接着楼体的承重柱,“就像给建筑装上了大脑,而我们的恐惧记忆,是它的神经信号。
” 他调出3D建模图,发现菌丝网络的分布与住户心理创伤地图完全重合——程浩家下方是火焰状分支,赵春梅家下方是批斗笔形状,而苏棠的浴室下方,菌丝正聚合成胚胎蜷缩的形态。
林双生突然指着便利驿站监控回放:凌晨3:17分,穿灰衣的技术人员(64章天台出现的)进入仓库,怀里抱着的培养箱上贴着“凤凰新城专用菌丝”标签,箱内的霉菌在接触到地面的瞬间,竟自动拼出“0号容器就绪”的英文。
更令她窒息的是,技术人员转身时,后颈文身闪烁的频率,与苏棠浴室菌丝的生长节奏完全同步。
“这些孢子能读取记忆。
”苏棠看着实验室白鼠的反应,吸入菌丝的白鼠正重复幼年被电击时的蜷缩动作,而脑电波监测显示,它们的海马体区域异常活跃,“黑中介把地西泮改造成记忆载体,当菌丝进入大脑,就会激活特定创伤的神经突触——就像给混凝土输入人类的恐惧代码。
” 陈美玉的回忆在此时突然清晰。
1998年7月19日,父亲在水塔密室被注射药物前,曾把她的手按在潮湿的混凝土墙上,墙内传来的心跳般震动,正是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