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宫斗文里的女主(9)

关灯
上都有几分洒脱劲儿,脸皮厚,有肚量,还不能有什么恶习。

     苏苑不是一个合格的颜控,到了婚姻大事上,她还是觉得性格比脸更重要。

     **** 被封为郡主,苏苑的生活好像也没什么改变,除了自家府上,谁也不会关心皇上封了一个郡主,大家关心的还是选秀。

     这一届那么多秀女,十个有八个都是奔着东宫去的,不过能得偿所愿的人不多,太子妃的位置更是只有一个。

     小说里的剧情可以说是被彻底打乱了,三皇子活了下来,皇位应当跟男主再没什么关系,她作为女主,更是没打算嫁进皇家,就算是再有宫斗,也与她不相干了。

     太子妃最终定下的是左丞相的嫡长孙女,鲁国公的嫡幼.女则是做了太子的侧妃,还有一位侧妃也出自江南世家,除了这三位外,还有五位秀女也进了东宫。

     东宫一口气进了八个人,有正室,有妾室,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可以想见将来会是一出怎样的大戏了。

     瞧着三房的架势,是非想让苏蓉进后宫不可了,宫里头的嬷嬷教导着,琴棋书画这些东西学着,小小年纪就已经开始学着保养了。

     听人说,三婶将珍珠研成粉末,拌上鸡蛋清和蜂蜜,给苏蓉作为养肤的膏药,这膏药不只是用在脸上的,还用在身上。

     苏蓉有没有变白,隔着胭脂水粉,还真不太能够看得出来,但三房钱财紧张倒是真的,但是今年夏天可还穿着去年的旧衣服呢,都没给自己添身新衣。

     其实跟长房和二房比起来,就算是往年,三房也属于开销比较大的,谁让三房的孩子多呢,又都是嫡出,亏待了谁都不行。

     齐国公府是以军功起家的,三叔走得也是武将的路子,所以他给几个堂弟的安排也都是从武,穷文富武的道理可不是拿来糊弄人的,从武的确比崇文花费要多,而且还都是不能省的花费。

     今年三婶又这么舍得在苏蓉身上花本钱,三房怕是要入不敷出了。

     三婶没有阿娘理财的本事,娘家也不富裕,若是想要开源,怕是只能在吴姨娘身上想办法了。

     到底都是长辈,苏苑也不过是在一旁看看热闹,不至于跟旁人说起。

     但谁让三婶平日里得罪的人太多了呢,往年喜欢显摆,今年衣服首饰都用旧的,很容易就被人看出了端倪,私底下少不了有念叨这事儿的,连苏苑都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听说了。

     虽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苏字,可两边毕竟已经分家了,两房不睦又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人家又没在苏家长房面前说这事儿,她也犯不上去找这谣言的根源,也没必要去提醒三婶。

     她既不能给人家银子,也不能给人家珍珠粉,何苦去遭嫌。

     好在,国公府虽然还住在一块儿,但已经分家分产了,三房如何折腾,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儿,她没什么上进心,总不能拦着别人也不能有青云志。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便是几年的春夏。

     冬郎六岁大的时候,便正式进了学,苏父在这方面是个严父,直接把儿子送进了白云书院,这书院虽然出了不少举人、进士,但规矩也是出了名的严苛,连书童都不让带,每月只能回家待两日。

     六岁大的小家伙进去读书,虽然脏衣服都有书院的人去洗,可收拾房间、铺床叠被、整理书本,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