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种田文里的女主(3)

关灯
三丫张嘴就哭,小孩子哭闹,原就不讲究什么哭的好看,三丫扯着嗓子哭,甚至还一屁.股坐在地上,两只脚蹬来蹬去,扬起一地的灰尘。

     苏苑则是一边默默掉眼泪,一边还不忘往嘴里塞饭,表情既隐忍又委屈。

     “哪来这么多事儿,每天跟唱大戏的一样,老三媳妇把三丫关屋里去,成天这么闹腾,你这个当娘的也不好好管管。

    ”苏婆子皱着眉头道。

     她一直都瞧不上崔氏那德行,动不动就哭天抹泪,当娘的这点坏毛病都被孩子学去了。

     是的,掉眼泪的不光是二丫和三丫,还有当娘的崔氏,三个人三种哭法,不知道的还以为家里死了人呢。

     崔氏委屈的不得了,当娘的一颗心都掏给孩子了,她自己吃不饱还要把粥都分出去,可俩闺女都不懂事儿,连带着她也被婆婆教训。

     哭着看向自己当家的,眼泪流的就更欢畅了。

     苏老三嘴里的饭都吃不香了,大的哭,两个小的也哭,这算什么事儿,一大家子人,就自己的婆娘孩子不消停。

     “走走走,都进屋呆着去,不想吃饭,那就到屋里好好哭。

    ” 苏老三一只手抱着三丫,一只手拽着崔氏,就要往自己屋里去,一双眼睛还瞪着二丫:“还吃什么吃,想哭进去哭。

    ” 就算苏老三眼睛瞪的比铜铃都大,苏苑也不带害怕的,用袖子擦干眼泪,接着吃饭。

     苏老三先是把崔氏和三丫关屋里头,紧跟着就把家里的扫把拿在手里,奔着还在啃窝头的二丫就去了。

     在村里头,父母打孩子是家常便饭,不怎么稀奇,苏老三也不是第一次打孩子了,二丫以前那么听话,一年到头尚且都要挨几次打,现在不听话了,那挨打也是理所应当的。

     整个苏家都没人劝。

     苏苑对众人的反应并不惊讶,现如今不过是打人而已,在剧情当中,原主可几乎是为了彩礼被卖进别人家去的,一大家子不也照样没有出来阻拦的。

     苏老三拿着扫把靠近的时候,苏苑有一瞬间都想打回去,可又怕被人怀疑,真要是被抓起来当做鬼怪处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既然不能还手,那就跑呗,总不能站在那里挨打。

     借着身体的巧劲儿,苏苑逃跑的时候,还不忘使坏,苏老三在后边气急败坏的挥舞扫把,女儿没打着,倒是把老爹的茶碗打碎了。

     那茶碗是苏老爹从外头回来时,刚放到窗台上的,这年头家家户户都缺碗筷,苏老爹出去溜达时就喜欢带着自个儿的茶碗,一是炫耀,二也是方便喝水。

     他那茶碗可是正儿八经的茶碗,上边还有青色的图案呢,虽然因为用的时间久了,图案已经淡了,看不出原样是什么来,可在这乡下也没人用这样的茶碗。

     对外,苏家人说茶碗是在县城买的,可对内,苏家的大人都知道,这茶碗哪里是买的,是从路上捡的,说不准是哪个富贵人用过的茶碗,他们哪儿舍得花钱买这么一个只能用来喝茶的碗放家里。

     苏苑闪躲时没想太多,她虽然有心使坏,可这具身子骨着实有些不太争气,在院子里跑了没几圈,就已经气喘吁吁了,这才多大的院子。

     苏老三在意识到把家中茶碗打碎的时候,脑子都懵了一下,也不追赶女儿了,停下来看下正在吃饭的爹娘。

     苏老爹差点就要过去打儿子了,他这一个没留神,好好的茶碗就被这憋犊子打碎了,老子以后出去拿什么。

     “闹闹闹,整天瞎闹腾什么,就知道为了这些狗屁倒灶的事瞎闹腾,不想过了就分家,一天天的,就知道碍老子的眼。

    ” 苏老三不敢吭声,低着头,弓着腰,手里的扫把已经放下了。

     可不敢分家,家里头三个孩子呢,这分了家可怎么过,不用说家里头的田产大半那也是大哥大嫂的,分到他们三房这儿就不剩多少了。

     要分家,得等几个孩子大了以后,二丫能嫁出去换彩礼了,三郎能干活了,三丫也能帮着家里了。

     苏家兄弟三个当中,就属苏老三的孩子最多,在王氏把孩子生下来之前,他的孩子也是最小的,所以他是最怕分家的。

     “爹说的对,还是把老三一家分出去,省得整天跟唱大戏的一样,这叫一个闹腾。

    ”苏老大.阴恻恻的盯着三弟道。

     要是能把老二、老三都分出去,那就最好了,不过爹好不容易松口了,能分一个是一个。

     “得了吧,爹不过就这么一说,有你什么事儿,分不分家那是爹说了算。

    ”苏老二赶紧道,跑过去用手给苏老爹顺了顺气,“爹消消气,咱不跟他们置气,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我还打算让您帮我儿子挑媳妇呢,可得要好好保重身体。

    ” 苏老二膝下一个孩子都没有,王氏肚子里倒是有一个,可是男是女还不一定呢。

     “少在这给老子打马虎眼,坐回去吃你的饭。

    ”苏老爹看着地上的碎瓷片,心里实在难受,老二话说得再好听,也没法把他的茶碗拼回来。

     苏苑逃过一劫,但苏老三虽然没挨老爹的打,可干活却比之前更卖力了,回去还教训了崔氏。

     “孩子是打还是骂,都归你管,但别在爹娘面前耍你的威风,实在不行咱们就把饭端回屋里来吃,这几个孩子怎么就那么不好管呢。

    ” 大哥家也有两个孩子,老太太分什么,人家就吃什么,没见这么多事儿。

     崔氏眼泪巴巴:“我心都掏给他们姐弟三个了,小孩子不懂事儿,我能怎么办,当家的你也瞧见了,我那碗粥自己是一点都没喝,全给三个孩子了,当娘的做到这份上,还要我怎么做。

    ” “谁让你分了,往后老太太分给多少,就吃多少,谁也不用再额外分给谁,你要是觉得吃不完,那就倒我碗里,那三个不用管了。

    ” 崔氏眼泪流的更凶了,甚至抽噎起来。

     谁吃不完,她还饿着肚子呢。

     苏老三没有要哄的意思,只觉得心烦,老爷子突然说要把他分出去,也不知道是真的被气着了,还是心里面早就有这个想法。

     他的负担最大,若是把他这一房分出去,剩下的人肯定能过更好,而且兄弟三个里头,爹娘最疼的就是老大,然后是油嘴滑舌的老二,他是没法跟两个哥哥相比的。

     “在家里勤快点儿,眼里要有活,能不让娘和大嫂、二嫂动手,就别让她们动手,咱们最不受爹娘待见,现在这样不分家最好,要是分了家,咱们一家五口都得喝西北风去。

    ” 崔氏抹了抹眼泪:“我正打算找二丫说说呢,我还是出去挖野菜,农忙的时候也去地里干活,让她在家里干活,跟以前一样。

    ” “她在家能干多少活,还是你在家,老二媳妇正怀着孕呢,你有点机灵劲儿就多帮帮忙,老二嘴甜,老爷子要是想把咱们分出去,老二也能帮着说说话。

    ” 也就老二能帮帮忙了,不然还能指望老大吗,怕是巴不得把二房和三房都分出去。

     就这么十几口人,家产也不过是几间屋子、十几亩地,便能有这么多勾心斗角的事儿。

     压根就没有睡着的苏苑,一边听着便宜爹娘说话,一边打从心里觉得无奈。

     原主在剧情当中活得那么悲惨,这一大家子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无辜。

     她跟原主的性格不同,也不打算走原主的老路,可关键是在如今的处境当中,很难找到出路。

     一大家子人各怀心思,可即便是分了家,苏老三和崔氏也不是什么良善之人,还有苏二郎和苏三丫,从眼下看,就不是好相与之辈,如果和剧情当中的发展一样,那这俩人长大后,也是又毒又蠢。

     苏苑没想过要把这俩人的性子掰过来,她自认不是什么坏人,但也绝不是什么好人,不会像原主一样对着所谓的亲人掏心掏肺。

     她现在就想给自己找条出路,去山上也就是这个时节能吃饱,等到冬日怎么办,再说了,她也不愿意一直住在这又破又旧的屋子里。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把身体养好,这就得指着那片山林了。

     每天吃完早饭就走,晚饭之前赶回家,只要给家里交大半筐的野菜,那就没有人过问苏苑一整天的去向。

     也用不着过问,除了小孩子,家里谁没出去挖过野菜,知道这玩意儿有多难找,看带回来的野菜,就知道二丫一天没怎么歇着。

     一个人的气色是掩不住的,苏苑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人,在山上少不了鱼吃,运气好还能在陷阱里找到野鸡、野兔,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原本干瘪瘦弱的二丫就肉眼可见的圆润了几分。

     其实也算不上圆润,只是跟从前比起来,身上有肉了,脸色比之前红润了,不再是那副皮包骨头的模样。

     苏家没有镜子,苏苑只能看水中的倒影,这张脸跟上辈子还是有几分相似的,尤其是圆润起来之后,至少有五分相像。

     “二丫,地里的麦子熟了,从明天起你就别出去挖野菜了,跟着大伙去地里割麦子。

    ” 吃晚饭前,苏婆子先在厨房通知了二丫一声,厨房里就只有她们祖孙二人。

     二丫现在不把饭分给二郎和三丫了,吃的饭比之前多了一半,可就算是如此,也不该这么快就养回来。

     苏婆子已经疑惑了好几日了,以前她就知道二丫骨相生得好,只是人瘦的跟麻杆一样,不太能看出来,不像现在,虽然长得不白净,可脸颊上有肉了,肤色也不像之前那样蜡黄,就连头发都有光泽了。

     家里三个丫头,就属二丫长得好,以前大丫和三丫就比不了二丫,现在就更比不了了,村里头怕是没有哪个丫头能比得上二丫好看。

     这才将将一个月的时间,苏婆子不太相信只多吃一半的饭,二丫就能养成这样,说不定是有人在暗中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