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喜形于色

关灯
他难以置信地盯着陈杨,语气里满是激动:“陈杨,你是说……我的文章真的能上内参?” “没错。

    ” 陈杨肯定地点点头,“您的主题清晰,将家庭与国家完美融合,同时也展现了我们轧钢厂工人团结一心、充满热情的精神面貌,这样的文章完全符合内参的标准。

    ” 李主任顿时喜形于色。

     内参是什么? 那是给高层领导阅读的材料! 各省虽有地方内参,但陈杨提到的国家级内参,则是直接供新华夏领导审阅的。

     许多内参包含极具价值的建议,一旦被采纳,就可能成为国家级政策,甚至会有领袖们的亲笔批语…… “我……我的文章真能上吗?” 李主任依然难以置信,看向陈杨道:“这……即便我思虑再深,也只敢设想能在京城日报刊发,若说更高,大概也就本市内参了。

    你竟说,此文能登上国家内参?” “自然。

    ” 陈杨无奈轻笑:“主任,我都已解释多次,您为何仍是不信?” “信!我信!” 此刻,纵使陈杨说天上掉馅饼,李主任也会深信无疑。

     天理昭昭,谁能料到,自己所撰之文竟能入华夏内参? 李主任忙深吸两口气平复心情:“呼——陈杨,接着讲。

    ” “主任,文章主题极佳,将工人阶级与国家建设巧妙融合,尤其‘家’与‘国’的理念阐述得尤为出色。

    ” 陈杨顿了顿又道:“不过,李主任的文章存在一点小瑕疵,如处理不当,恐会适得其反。

    ” “什么问题?” 李主任急切询问。

     “直指时弊。

    ” 陈杨直言,“主任,文章格局虽大,可以放眼全国,但您的身份无法支撑这样的高度。

    比如这一句:放眼全国,多少工厂会有类似混淆家国观念的情况?此话欠妥。

    主任您去过多少地方?若是刊出,领导或无碍,其他单位同事作何感想?” “哦,我懂了。

    ” 李主任顿时醒悟,“我只是该写厂内之事,从小见大,让高层领导借此管中窥豹。

    ” “正是如此!” 陈杨话音刚落,接着说道:“不过,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华夏内参涵盖全国新闻,如此长度恐怕难以刊载,我们需要简化部分内容。

    ” “明白了,好的。

    ” 李主任对陈杨所言全然认同,他的话就是准则。

     毕竟能上内参的机会难得,李主任深知这一点。

    在他认识的人里,几乎没人有这样的机会,而他是第一个。

     听完陈杨的话后,李主任没有异议,只对他说道:“陈杨,这篇文章就由你负责修改,我对你很有信心!” 同时,李主任语重心长地叮嘱道:“陈杨同志,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