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莲败北,刘全惨杀豪杰
关灯
小
中
大
杀绝,派人假扮强盗在吴夫人带儿子回老家的船上行凶,幸好被灵隐寺的菊隐方丈识破,救了母子俩。
吴夫人是武林高手郑龙的妹妹,后来躲在水月庵带发修行。
三岁的吴刚则被菊隐带回灵隐寺抚养,从小教他武功。
到弘治十六年,七岁的吴刚已经能吟诗作对,单手能举百斤重物,跑得比野兽还快,射箭能命中飞鸟,寺里和尚都叫他"神童"。
这天,菊隐的老友鹤亮大师来寺里做客。
菊隐把吴刚叫到禅房说:"这就是常跟你说的峨眉山鹤亮大师,快行礼。
"吴刚早就听过这位大侠的故事,抬头看见一位白发白眉、银须垂到肚子的老道士,虽然瘦但精神矍铄,眼睛炯炯有神。
吴刚赶紧跪下磕头。
鹤亮笑着扶起他,摸着他的头说:"这孩子天资聪颖,是个好苗子。
"菊隐对吴刚说:"你聪明好学,志向远大,这小寺庙留不住你。
明天去水月庵告诉你母亲,如果她同意,你就跟鹤亮大师去峨眉山学艺吧。
" 吴刚跟着师父鹤亮在峨眉山习武,转眼间十八年过去了。
这天鹤亮对吴刚说:"你在山上已经十八年了,古人说'经历的事多了就懂得多,见过的人多了就像看过无数河流'。
现在该让你下山去见见母亲,到江湖上历练历练了。
这十八年该教的我都教了,只再三嘱咐你三件事:不许贪杯好色;不许用毒药暗器害人;不许逞强斗狠滥杀无辜。
我最欣赏'帮人排忧解难不图回报'这句话,希望你能做到。
这把'天道剑'是世上少有的好剑,今天就送给你。
" 鹤亮说到这里,神色突然凝重:"有件事瞒了你十八年。
我以前收过一个徒弟,下山时把这把剑给了他。
谁知这畜生竟帮着奸臣残害忠良!最后我亲自下山清理门户,把剑收了回来。
这剑在我手上杀过恶人,在那畜生手上害过好人,今后在你手上会怎样,就看你的了。
" 吴刚听得泪流满面,跪着接过宝剑:"师父的大恩大德,弟子永世难忘。
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师父......" 鹤亮强忍不舍,笑着说:"为师还会下山的,有困难随时回来找我。
男子汉大丈夫,别做这小女儿态,去吧!" 吴刚又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这才含泪下山。
这天路过巴县,看见一家"川东菜馆",门口挂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
吴刚肚子正饿,刚走到门口,一个二十来岁、有点歪鼻子的店小二就迎上来:"客官里边请!咱家好酒好菜应有尽有,您想吃啥尽管吩咐!" 吴刚在门口找了张空桌坐下:"不用酒,随便来点饭菜就行。
"不一会儿,小二就端上了肉丝炒菜、菠菜豆腐汤、辣椒酱和香喷喷的白米饭。
店小二一边上菜一边搭话:“大哥,您不是本地人吧?” “是啊,路过这儿。
” “嘿,那您可赶上了!咱们这儿有件稀奇事儿,您一定得去看看。
” “啥稀奇事儿?” “西门外有个刘员外,家里金山银山,可惜没儿子,就一个宝贝闺女,叫刘彩凤。
这姑娘长得跟天仙似的,还能文能武,她爹疼得跟眼珠子似的,捧手里怕摔了,含嘴里怕化了。
今年都二十三了,还没嫁人。
前几年来说亲的媒婆多得能把门槛踩平,可姑娘一个都看不上,最后想了个招儿——搭彩楼抛绣球招亲!” “彩楼在哪儿?” “就在西门外刘府大门口。
每天下午一点,小姐上楼抛一个绣球。
您说怪不怪?老话里王宝钏抛绣球砸中薛平贵,一辈子就抛一回。
这位刘小姐可好,准备了一百个绣球,今儿都抛到第四十八个了!” “嚯!抛这么多绣球图啥?” “哈哈,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要找一百个相公呢!其实啊,光接中绣球不算数,还得考文章比武功。
一天就考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立马淘汰。
眼下考了四十七个,全没戏!” 吴刚打趣道:“你咋不去试试?万一选中了,不就一步登天?” 店小二挤眉弄眼:“哎哟我的爷,您瞧瞧我这样儿!肚里没墨水,提笔忘字,走路连蚂蚁都绕着走。
就这歪鼻子斜眼的模样,去了也是白搭。
回头再害上相思病,连药钱都掏不起哟!” 正说着,旁边突然爆出一阵大笑。
吴刚转头看去,只见邻桌坐着个打扮扎眼的怪人,这人长得倒是俊俏,背后插着件古怪兵器——说是刀又不像刀,刀柄上红绫子飘着,缀满珍珠宝石,晃得人眼花。
吴刚心里琢磨:这人可真怪,要说是江湖侠客吧,怎么穿得这么花里胡哨的?要说是富家公子吧,怎么连个跟班都没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人发现吴刚在看他,干脆转过身来正对着吴刚,昂着头挺着胸,那意思好像在说:看啊,让你看个够! 这时门口进来个要饭的老婆婆,头发花白,脸色蜡黄,驼着背拄着竹棍,走路颤颤巍巍的。
她见那人穿得富贵,就凑过去讨钱:"老爷行行好,给点儿吧!"那人嫌老婆婆脏,用袖子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呵斥道:"滚远点!老不死的!掌柜的!怎么让要饭的进来了?臭死了!" 店小二赶紧跑过来:"哎呀,我一眼没看见你就溜进来了?快出去!"说着连推带搡,把老人推得东倒西歪往门口跌去。
吴刚看不下去了,起身拦住:"别这样!店家,去拿十个肉包子给她,钱算我的。
"店小二见吴刚好心,也不好发作,连忙答应着去拿包子。
吴刚掏出身上所
吴夫人是武林高手郑龙的妹妹,后来躲在水月庵带发修行。
三岁的吴刚则被菊隐带回灵隐寺抚养,从小教他武功。
到弘治十六年,七岁的吴刚已经能吟诗作对,单手能举百斤重物,跑得比野兽还快,射箭能命中飞鸟,寺里和尚都叫他"神童"。
这天,菊隐的老友鹤亮大师来寺里做客。
菊隐把吴刚叫到禅房说:"这就是常跟你说的峨眉山鹤亮大师,快行礼。
"吴刚早就听过这位大侠的故事,抬头看见一位白发白眉、银须垂到肚子的老道士,虽然瘦但精神矍铄,眼睛炯炯有神。
吴刚赶紧跪下磕头。
鹤亮笑着扶起他,摸着他的头说:"这孩子天资聪颖,是个好苗子。
"菊隐对吴刚说:"你聪明好学,志向远大,这小寺庙留不住你。
明天去水月庵告诉你母亲,如果她同意,你就跟鹤亮大师去峨眉山学艺吧。
" 吴刚跟着师父鹤亮在峨眉山习武,转眼间十八年过去了。
这天鹤亮对吴刚说:"你在山上已经十八年了,古人说'经历的事多了就懂得多,见过的人多了就像看过无数河流'。
现在该让你下山去见见母亲,到江湖上历练历练了。
这十八年该教的我都教了,只再三嘱咐你三件事:不许贪杯好色;不许用毒药暗器害人;不许逞强斗狠滥杀无辜。
我最欣赏'帮人排忧解难不图回报'这句话,希望你能做到。
这把'天道剑'是世上少有的好剑,今天就送给你。
" 鹤亮说到这里,神色突然凝重:"有件事瞒了你十八年。
我以前收过一个徒弟,下山时把这把剑给了他。
谁知这畜生竟帮着奸臣残害忠良!最后我亲自下山清理门户,把剑收了回来。
这剑在我手上杀过恶人,在那畜生手上害过好人,今后在你手上会怎样,就看你的了。
" 吴刚听得泪流满面,跪着接过宝剑:"师父的大恩大德,弟子永世难忘。
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师父......" 鹤亮强忍不舍,笑着说:"为师还会下山的,有困难随时回来找我。
男子汉大丈夫,别做这小女儿态,去吧!" 吴刚又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这才含泪下山。
这天路过巴县,看见一家"川东菜馆",门口挂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
吴刚肚子正饿,刚走到门口,一个二十来岁、有点歪鼻子的店小二就迎上来:"客官里边请!咱家好酒好菜应有尽有,您想吃啥尽管吩咐!" 吴刚在门口找了张空桌坐下:"不用酒,随便来点饭菜就行。
"不一会儿,小二就端上了肉丝炒菜、菠菜豆腐汤、辣椒酱和香喷喷的白米饭。
店小二一边上菜一边搭话:“大哥,您不是本地人吧?” “是啊,路过这儿。
” “嘿,那您可赶上了!咱们这儿有件稀奇事儿,您一定得去看看。
” “啥稀奇事儿?” “西门外有个刘员外,家里金山银山,可惜没儿子,就一个宝贝闺女,叫刘彩凤。
这姑娘长得跟天仙似的,还能文能武,她爹疼得跟眼珠子似的,捧手里怕摔了,含嘴里怕化了。
今年都二十三了,还没嫁人。
前几年来说亲的媒婆多得能把门槛踩平,可姑娘一个都看不上,最后想了个招儿——搭彩楼抛绣球招亲!” “彩楼在哪儿?” “就在西门外刘府大门口。
每天下午一点,小姐上楼抛一个绣球。
您说怪不怪?老话里王宝钏抛绣球砸中薛平贵,一辈子就抛一回。
这位刘小姐可好,准备了一百个绣球,今儿都抛到第四十八个了!” “嚯!抛这么多绣球图啥?” “哈哈,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要找一百个相公呢!其实啊,光接中绣球不算数,还得考文章比武功。
一天就考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立马淘汰。
眼下考了四十七个,全没戏!” 吴刚打趣道:“你咋不去试试?万一选中了,不就一步登天?” 店小二挤眉弄眼:“哎哟我的爷,您瞧瞧我这样儿!肚里没墨水,提笔忘字,走路连蚂蚁都绕着走。
就这歪鼻子斜眼的模样,去了也是白搭。
回头再害上相思病,连药钱都掏不起哟!” 正说着,旁边突然爆出一阵大笑。
吴刚转头看去,只见邻桌坐着个打扮扎眼的怪人,这人长得倒是俊俏,背后插着件古怪兵器——说是刀又不像刀,刀柄上红绫子飘着,缀满珍珠宝石,晃得人眼花。
吴刚心里琢磨:这人可真怪,要说是江湖侠客吧,怎么穿得这么花里胡哨的?要说是富家公子吧,怎么连个跟班都没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人发现吴刚在看他,干脆转过身来正对着吴刚,昂着头挺着胸,那意思好像在说:看啊,让你看个够! 这时门口进来个要饭的老婆婆,头发花白,脸色蜡黄,驼着背拄着竹棍,走路颤颤巍巍的。
她见那人穿得富贵,就凑过去讨钱:"老爷行行好,给点儿吧!"那人嫌老婆婆脏,用袖子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呵斥道:"滚远点!老不死的!掌柜的!怎么让要饭的进来了?臭死了!" 店小二赶紧跑过来:"哎呀,我一眼没看见你就溜进来了?快出去!"说着连推带搡,把老人推得东倒西歪往门口跌去。
吴刚看不下去了,起身拦住:"别这样!店家,去拿十个肉包子给她,钱算我的。
"店小二见吴刚好心,也不好发作,连忙答应着去拿包子。
吴刚掏出身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