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建立镖局

关灯
吴刚把镖局的营业执照弄丢了,酒侠、红霞连续找了三天都没找到。

     第四天早上,失魂落魄的吴刚一个人沿着江边漫无目的地走着。

    这时对面走来一个光头大汉,这人方脸大眼,走路带风。

    两人擦肩而过后,那人突然哼起山歌:五湖四海我为家,十二月土成梅花......徐增眼睛一亮,赶紧转身追上去喊道:这位大哥请留步! 那人停下脚步转过身。

    吴刚抱拳行礼:请问大哥怎么称呼? 我叫若梅,有事? 我是吴刚,不小心把镖局执照弄丢了。

    如果大哥知道下落,请指点一二,这份恩情我一定铭记在心。

     呵?你还想开镖局?口气不小。

    这样吧,能打赢我,执照原样奉还。

    要是打不过,我劝你回山上再练几年。

     我只是镖局里跑腿的小角色,哪敢和您动手,还请高抬贵手。

     既然敢开镖局,总该是能镇得住场面的高手。

    不知道你是能三拳打遍江湖,还是两掌吓退绿林好汉?今天特地来领教! 开镖局是为了结交武林朋友,靠的是江湖道义,不是逞强斗狠。

    在您面前哪敢卖弄,还请多多包涵!说完深深鞠了一躬。

     少说废话,打赢我就还你执照。

     我认输还不行吗?实在不敢冒犯。

    求大侠看在江湖道义份上,把执照还给我吧,这份恩情我一定报答! 少废话!要打就赶紧动手,不打我可走了! 吴刚实在忍不下去了,心想这人摆明了非要打架不可。

    既然兄台执意要较量,那就斗胆领教几招。

     若梅一个箭步上前,手掌直取吴刚左肩。

    吴刚侧身躲过,使出一招关公挑袍反击。

    两人你来我往过了十几招,吴刚使出泰山压顶时,被若梅用猴王献桃击中手肘,踉踉跄跄连退五六步才站稳。

     若梅大笑道:哈哈...我慕名而来,还以为能护铜棍、削青莲的吴刚是多厉害的人物,原来不过如此。

    就你这点本事,也敢开镖局?真是不自量力。

    连我这样的无名小卒都打不过,还想在江湖上混?真是笑话!说完转身就要走。

     吴刚自从下山后一直顺风顺水,自以为是名门高徒,没想到今天被人这样羞辱。

    他呆呆望着若梅离去的背影,心想:这人说话虽然难听,但确实比我厉害。

    而且他气度不凡,刚才交手时也点到为止,不像坏人。

    可他为什么要偷我的执照? 吴刚赶紧追上去喊道:兄台请留步! 若梅停下脚步回头说:怎么?不服气?要不你拔剑,我空手在一百招内夺不下你的行道剑就算我输,执照立刻还你。

     吴刚恭敬地行礼说:不是的。

    兄台武功比我强十倍,我是真心想交你这个朋友,希望能得到指点。

     若梅点点头说:好吧,执照还你。

    你要记住:别以为武功高就能横行江湖,天下能人多的是。

    谦虚谨慎才能走遍天下,骄傲自大寸步难行。

    说着从怀里掏出执照扔给吴刚,继续说:武林各派本是一家,后来才分出不同门派。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不要因为师门就骄傲自满,更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要像你师父那样——博采众长,明辨是非,不仅要武功高强,更要心地善良,这样才能在武林中立足。

    记住了!说完抱拳飞身离去。

     吴刚望着若梅离去的背影,知道追不上了,便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心里暗暗感激:这位大哥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我一定牢记在心,永生不忘。

     回去后,吴刚把这事告诉了酒侠和红霞。

    两人都说这肯定是位武林同道,故意来试探吴刚武功,防止他骄傲自满。

    可惜对方不肯透露真实姓名,连见多识广的酒侠都没听说过若梅这号人物,只能以后再慢慢打听。

     没过多久,东方于和兰普也陆续到来。

    大家商量后决定,六月初六正式开张镖局。

    五月二十八日这天,所有人都搬进了新建的镖局大院。

     这座镖局气派非凡:一丈多高的青砖围墙,朝南的朱红色大门上挂着金字黑底的牌匾,写着“行道镖局”四个大字。

     开业前,大家在议事厅商量分工。

    酒侠提议:咱们按镖主、镖师、镖目、镖手来分级。

    众人都同意。

    经过三位前辈商议,决定由吴刚和红霞担任正副镖主,东方于坐镇总部,酒侠负责对外业务,兰普管理所有镖师和镖手。

    总共十一位核心成员。

     当时明朝的纸币已经没人敢用,商人运送金银都得靠镖局保护。

    镖局按货物价值、路程远近收费,延误或丢失都要赔偿。

    但行道镖局立下规矩:贪官污吏不保,土豪劣绅不保,给朝廷的贡品也不保。

     开业后生意特别好,第一单就是送往贵阳和成都的大买卖。

    六月十二日,由吴刚带队,六位镖师带着六十多名好手上路。

    这支镖队有三十辆马车和八十匹驮马,兰普举着镖旗在前面开路,酒侠随时策应,其他人各司其职,长长的队伍在山间大道上绵延半里多地,好不威风。

     一行人赶路时,酒侠对沿途的安排了如指掌——哪里该歇脚,哪里该投宿,哪里要递拜帖,哪里需登门拜访,何时该快马加鞭,何时可放慢脚步……这些江湖规矩他都门儿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走了十多天,他们到了湖北樊城,住进荆州饭店。

    晚饭时分,兰普、丫凡和钟虎在后院看守镖车,酒侠、吴刚和周青龙则坐在柜台旁的桌子吃饭。

    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和尚走进店里。

    他闭着眼睛,双手合十对账房先生念道:阿弥陀佛! 账房先生连忙起身拱手:这位大师,您大驾光临,不知是来化斋饭、化缘,还是想住店? 和尚说:贫僧法号至明,云游四方,如今想在风云岗建个落脚的地方,特来化缘,望施主行善积德,慷慨解囊。

     账房先生客气道:好说好说,小店多亏佛祖保佑,生意还算顺利。

    只是最近买卖冷清,实在拿不出太多银两,惭愧得很。

    今日愿捐五两银子,还望大师别嫌少。

     和尚摆摆手:哪里哪里,施主捐多捐少都是心意,都是与佛有缘之人。

    稍后请在缘簿上留个名字。

     风云岗是镖队第二天必经之地。

    这和尚面露凶相,眼神阴狠。

    酒侠一眼看出他不怀好意——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这至明和尚分明是冲着劫镖来的。

    酒侠假装不知,故意问道:大师是专门来化缘的吗? 至明和尚合掌笑道:哈哈……施主果然是个明白人。

     酒侠接着问:不知建庙需要多少银子? 黄金十万两。

    至明报出的数目,正好是这次镖队押送的全部财物价值。

    这叫“点镖”,意思是“我要劫的就是你这趟镖的全部钱财”。

     酒侠装作听不懂,客气地说:“我们镖局刚开张,日后还得仰仗佛祖保佑,按理该多捐些银子表心意。

    可这是头一趟走镖,还没赚到镖银,手头实在紧巴。

    先捐二十两银子略表心意,等这趟镖成了,一定专程回来补上。

    还望大师别嫌弃。

     和尚生气地说:哼!原来是宁愿死也不肯出钱的吝啬鬼!我不是要饭的乞丐,你们这样打发我,简直是在侮辱佛祖! 周青龙听不下去了,猛地站起来:你刚才不是说捐款多少都随缘吗?怎么现在要强抢了? 你叫什么名字? 周青龙。

     你敢保证你说的话算数? 江湖人讲的就是道义,说出的话绝不反悔。

    你有什么要求就说吧! 我们寺庙需要十万两黄金,希望镖局能慷慨解囊。

     我们镖局只是帮人押送钱财,自己哪有这么多闲钱?这事绝对办不到。

     和尚冷笑道:今天好言相劝是给你们机会,明天动起手来,你们可别后悔。

     周青龙大笑:哈哈...原来你只是个送信的, 和尚说:不,我是乌鸦,专门来报丧的。

     谁派你来的? 等到了黄河边,你们自然就知道了,现在问也没用。

     明天在哪里见面? 今天交出镖银,大家相安无事。

    否则明天风云岗就是你们六个镖师的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