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关灯
论后,他眼中暗色愈浓,双手在袖间紧握成拳。

     这人……好毒的心思。

     他只是轻抿了半口,这药效便如此显著,要是在全无警惕的情形下喝下整杯酒…… 他不敢想后果会是如何。

     感受着身体里窜动的火气,三皇子环顾四周,见未瞧到谢嘉言身影,便知道他应当是出去了。

     他咬着牙招呼亲近的侍从耳语了几句。

     在那近侍领命去寻人后,三皇子才稍微安心了些。

     可纵是这样,剩下的菜肴他是半点不敢动了。

     好在他并未将这一系列情绪表露出来,同他交谈的那位大臣也丝毫未有察觉有不对。

     于是,三皇子便作出一副与大臣聊到兴头上的模样,借此避免进食。

     可那动手之人显然是不欲让他这么轻易度过去的。

     只见他那四皇弟突然离席,走至殿中央朝着上座的景帝鞠躬道:“儿臣不才,见此盛况,颇有所感,备有诗篇一首,想要以此给同宴诸位助兴。

    ” “哦。

    ”景帝略一挑眉,语气中带了点笑意,“难得祝华有此等妙想,朕哪有不允的道理。

    ” 得了景帝准允,四皇子笑容甚是灿烂。

     那原本在起舞的舞姬们纷纷退下,接着便有宫女在一旁布琴,准备为四皇子接下来的诵诗奏乐。

     面对众人打量的目光,四皇子却丝毫不惧,稍作调息后,便就着响起来的潺潺琴音,抑扬顿挫地开始朗诵。

     他所诵的是一首七言诗,通篇不过八句,其中并无什么出彩的句子,整首诗最多也就是个不出错的水平。

     坐于席中的辽国六皇子听得眉头微皱,嘴里发出声冷嗤。

     那意思是,大庆的皇子也就这水平? 一旁的老者连忙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提示他莫要说出什么冒犯的话来。

     而四皇子似乎也自知此诗颇为平庸,诵罢,在面对殿中的喝彩时,只是笑着推脱:“不过粗浅之作,用以抛砖引玉罢了……” 说着,他的目光在人群中移动,最后落在了三皇子面上,轻笑着道:“在场诸位,多的是文藻远胜于我之辈,我便等着听诸位的雅音了。

    ” 听着他意有所指的话语,三皇子眼中闪过愠色,藏在袖间的手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而景帝听了四皇子的话,对于他的谦逊很是满意:“祝华的提议不错,那接下来,有哪位想要续上?” 闻言,众人皆是将目光投向了三皇子。

     四皇子之后,就该是其他皇子接上才是。

     他们做臣子的,自然不好越过去。

     而三皇子此时又要压制着药效,又因这下药一事心中充斥着怒意,哪里能想到什么合适的诗作。

     可在这等众目睽睽之下,他哪里好推辞…… 正当三皇子心中又怒又急之时,位于另一侧席位的六皇子出了席。

     在向景帝行礼后,六皇子沉声道:“听闻贵国四皇子所赋诗作,在下亦有所悟,情愿作诗一首,与诸位同乐。

    ” 见此,景帝略一眯眼,面上露出和煦笑容:“六皇子请便。

    ” 六皇子理一理衣裳,在大殿中央站定后,便扬声道:“古人有七步成诗,而我今日却想要试一试,五步而成诗。

    ” 闻言,众人不由都露出来奇色。

     说是接着诵诗,可众人都清楚,那所接的诗作基本都不是现场所作。

     要在这般仓促情况下作出一篇不错诗作,难度之大可以想象,绝非是常人能做到的。

     那传闻中的七步成诗者,是在整个文坛都留有着赫赫声名的曹植。

     而今日这辽国六皇子,却放出五步成诗的狂言来。

     也不知道他是恃才自傲,还是狂妄自大…… 而六皇子却丝毫不在意众人眼光,他朝着弹琴者比了个手势,在琴音溢出的瞬间,便抬腿向前迈了一步。

     同时,口中也诵出了第一句诗。

     一步、两步、三步……五步。

     短短五步走完,他却已然诵出了一篇八句的七言诗来。

     那诗中有几句诗文,甚是精妙,引得不少文人面露赞叹。

     诵诗完毕,六皇子不掩面上傲慢,拱手道:“烦请诸位指教。

    ” 此时,众人对于他表露出的狂妄也能接受了。

     能做到五步诵诗,且诗作还甚是精妙者,确实有自傲的资本。

     见这六皇子已经诵完诗,三皇子的心又一次高高悬起。

     那接下来是不是又要轮到他了? 况且,有这六皇子堪称极妙的表现在前,那他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衬得甚是平凡…… 可六皇子接下来的话却叫他松了口气。

     六皇子的目光在诸多席位上扫过,语气颇为自矜地道:“早就听闻贵国齐王世子有大才,不知今日可有幸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