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1章
关灯
小
中
大
第1322章好多来送礼的
曹铄在皇宫逗留了整个上午。
刘协听他讲述讨伐匈奴的过程,听的是津津有味。
听完曹铄描述的和匈奴厮杀过程,刘协赞叹不已的说道:“大汉自立朝以来,饱受匈奴祸乱。
当初李傕、郭汜叛乱,匈奴人趁机进入中原。
朕也曾听说他们在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没想到子熔这次去河套,把当初他们做的事情全都给还了回去。
不仅如此,居然还能逼迫匈奴和亲。
” 没等曹铄应声,刘协接着问道:“不知曹公打算让哪位公子和匈奴居次和亲?” “回陛下。
”曹铄说道:“与匈奴居次和亲的是我家三弟曹彰。
” “曹彰。
”刘协捏着下巴想了一下问道:“是不是卞夫人所生?” “正是。
”曹铄说道:“没想到陛下对曹家兄弟居然十分熟悉。
” “曹公膝下二十多位公子,不能说全都记得,至少也记得多半。
”刘协说道:“如果不是曹家,大汉朝廷早已沦落到贼人手中。
朕要是不记得曹家上下,岂不是白做了这个皇帝?” “陛下言重了。
”曹铄微微一笑说道:“我虽然有二十多个兄弟,除了我和子桓,其他兄弟都还年幼。
与匈奴居次联姻的曹彰不过十二岁,与袁谭家联姻的曹整也不过十岁。
让他们联姻也都只是权宜之计。
为了大汉朝廷,曹家不得不如此而已。
” 刘协轻轻叹了一声说道:“曹家满门忠烈,可惜世人却对曹家诟病不少。
” “陛下是不是听说过什么?”曹铄问道。
愣了一下,发觉又说了不该说的话,刘协装着坦然的一笑说道:“朕虽然身在宫中,外面的事情却也能听到一些。
子熔立下这么多功劳,说你坏话的可是也不算少。
” “我也知道说我坏话的人不少。
”曹铄无所谓的撇嘴一笑,对刘协说道:“他们说他们的的,我还是做我该做的。
如果什么都依着那些人的想法,还要不要匡正汉室?还要不要为陛下一统天下?” “子熔果然是忠义之士。
”刘协说道:“这次朕没能封你做大将军,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浑身都不得劲。
” “陛下不用往心里去。
”曹铄说道:“大将军的职位陛下只管为臣留着就是。
等到臣能做大将军的那天,陛下再封赏不迟。
” “既然子熔这么说,朕也不再坚持。
”刘协说道:“以后回到许都,别忘记来朕这里坐上一坐也就是了。
” 话说到这里,曹铄知道也没有接着聊下去的必要。
他向刘协躬身一礼说道:“陛下,臣还有许多事务需要处置,先行告退,还请陛下万望珍重。
” “朕送子熔!”刘协站了起来,亲自送曹铄离开大殿。
到了大殿门外,曹铄再次向刘协躬身一礼,踩着蔡稷等人离开。
走出皇宫,蔡稷对曹铄说道:“陛下每次见公子,我觉着都不太像是个皇帝的样子。
” 看了蔡稷一眼,曹铄问道:“你认为皇帝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也说不上来。
”蔡稷回道:“可我就是觉着陛下在公子面前也太谦恭了些。
哪有半点九五之尊的模样?” “如果你和他一样深居宫中,虽然有匡复大汉的心思,手里却没有半个兵马,所有一切都只能依靠别人,你就明白,他不是想对我这样,而是不得不对我这样。
”曹铄说道:“所以做人还是得有实权才成。
” 曹铄的这番话,蔡稷听的是似懂非懂。
心里虽然还是不太明白,可他也不再多问,跟着曹铄返回住处。
到家没一会,守在外面的蔡稷就跑到了曹铄的房间。
“公子。
”站在门口,蔡稷说道:“许都众人听说公子封王,特意前来道贺,敢问公子,打算怎么处置?” “众人?”曹铄问道:“都有哪些?” “太多了。
”蔡稷说道:“不仅有许都上下官员,就连城里的士绅也都前来道贺,外院已经站满了人。
” “有多少人?”曹铄又问了一句。
“少说也有三五百个。
”
刘协听他讲述讨伐匈奴的过程,听的是津津有味。
听完曹铄描述的和匈奴厮杀过程,刘协赞叹不已的说道:“大汉自立朝以来,饱受匈奴祸乱。
当初李傕、郭汜叛乱,匈奴人趁机进入中原。
朕也曾听说他们在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没想到子熔这次去河套,把当初他们做的事情全都给还了回去。
不仅如此,居然还能逼迫匈奴和亲。
” 没等曹铄应声,刘协接着问道:“不知曹公打算让哪位公子和匈奴居次和亲?” “回陛下。
”曹铄说道:“与匈奴居次和亲的是我家三弟曹彰。
” “曹彰。
”刘协捏着下巴想了一下问道:“是不是卞夫人所生?” “正是。
”曹铄说道:“没想到陛下对曹家兄弟居然十分熟悉。
” “曹公膝下二十多位公子,不能说全都记得,至少也记得多半。
”刘协说道:“如果不是曹家,大汉朝廷早已沦落到贼人手中。
朕要是不记得曹家上下,岂不是白做了这个皇帝?” “陛下言重了。
”曹铄微微一笑说道:“我虽然有二十多个兄弟,除了我和子桓,其他兄弟都还年幼。
与匈奴居次联姻的曹彰不过十二岁,与袁谭家联姻的曹整也不过十岁。
让他们联姻也都只是权宜之计。
为了大汉朝廷,曹家不得不如此而已。
” 刘协轻轻叹了一声说道:“曹家满门忠烈,可惜世人却对曹家诟病不少。
” “陛下是不是听说过什么?”曹铄问道。
愣了一下,发觉又说了不该说的话,刘协装着坦然的一笑说道:“朕虽然身在宫中,外面的事情却也能听到一些。
子熔立下这么多功劳,说你坏话的可是也不算少。
” “我也知道说我坏话的人不少。
”曹铄无所谓的撇嘴一笑,对刘协说道:“他们说他们的的,我还是做我该做的。
如果什么都依着那些人的想法,还要不要匡正汉室?还要不要为陛下一统天下?” “子熔果然是忠义之士。
”刘协说道:“这次朕没能封你做大将军,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浑身都不得劲。
” “陛下不用往心里去。
”曹铄说道:“大将军的职位陛下只管为臣留着就是。
等到臣能做大将军的那天,陛下再封赏不迟。
” “既然子熔这么说,朕也不再坚持。
”刘协说道:“以后回到许都,别忘记来朕这里坐上一坐也就是了。
” 话说到这里,曹铄知道也没有接着聊下去的必要。
他向刘协躬身一礼说道:“陛下,臣还有许多事务需要处置,先行告退,还请陛下万望珍重。
” “朕送子熔!”刘协站了起来,亲自送曹铄离开大殿。
到了大殿门外,曹铄再次向刘协躬身一礼,踩着蔡稷等人离开。
走出皇宫,蔡稷对曹铄说道:“陛下每次见公子,我觉着都不太像是个皇帝的样子。
” 看了蔡稷一眼,曹铄问道:“你认为皇帝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也说不上来。
”蔡稷回道:“可我就是觉着陛下在公子面前也太谦恭了些。
哪有半点九五之尊的模样?” “如果你和他一样深居宫中,虽然有匡复大汉的心思,手里却没有半个兵马,所有一切都只能依靠别人,你就明白,他不是想对我这样,而是不得不对我这样。
”曹铄说道:“所以做人还是得有实权才成。
” 曹铄的这番话,蔡稷听的是似懂非懂。
心里虽然还是不太明白,可他也不再多问,跟着曹铄返回住处。
到家没一会,守在外面的蔡稷就跑到了曹铄的房间。
“公子。
”站在门口,蔡稷说道:“许都众人听说公子封王,特意前来道贺,敢问公子,打算怎么处置?” “众人?”曹铄问道:“都有哪些?” “太多了。
”蔡稷说道:“不仅有许都上下官员,就连城里的士绅也都前来道贺,外院已经站满了人。
” “有多少人?”曹铄又问了一句。
“少说也有三五百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