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楚军援赵

关灯
厢情愿而已。

    ” 范增道:“怎讲?”项羽道:“秦军素来强悍,章邯又为当世名将,攻一新立之赵国,譬如利斧摧枯树,哪有困乏之理? 秦军拔了巨鹿,便可一心来与我战。

    那时,再想胜他,几无可能。

    ” 范增想了想道:“你方才所言,倒也在理。

     明日,老夫便去找上将军,问他留军在此,到底是为何。

    ” 次日一早,范增便来见宋义,先问何以扎兵不进。

     宋义道:“正等秦赵杀个两败俱伤。

    ” 范增道:“此计实不可行。

    ” 忙要将利害说给宋义听。

     宋义肚内寻思:“我祖上虽是望族,到我这里,早已威风不再。

     今幸蒙怀王赏识,重得尊贵,让我掌管三军人马。

     他人都服得管,唯有那个项羽,不光武功高强,端的还善会攻伐之术,脾气又烈,如何惹得? 再添这老范增,在背后出谋画策,倘被他占了理,我还如何服众? 好在怀王出来时已有交代,我只要依着这军令如山,谁敢不听!” 当下宋义给范增让了坐,便问:“范老博览古今,可知卞庄子刺虎故事么?” 范增道:“略知一二。

    ” 宋义道:“今秦为大虎,赵便是小虎也。

     两虎相斗,小者若死,大者亦必伤。

     我此时上前,一举而有擒两虎之功,岂不大妙?” 范增道:“上将军所言差矣。

     赵若有小虎之力,固可听之与秦军对战。

     而他赵国,拢共才数万人马,根本救不是章邯和王离对手。

     我今不速往相救,则赵必为秦所破。

     到时秦挟余勇来攻楚,上将军当如何迎敌?” 宋义笑道:“范老料事如神,这回却多虑了。

     赵人素来强悍,张耳、陈余又皆天下奇士,非等闲之辈。

     二人手下能者甚众,且巨鹿城坚粮足,正堪与秦相抗。

     我已成竹在胸,今日所判,断不会走眼。

     范老只管耐心等待,到时看宋某大破秦军。

    ” 范增见说他不动,只好告辞。

    回到自己营帐,闷闷不乐。

     这个时候,钟离眛请令去 一晃又是十来天,仍见不到行军号令。

     大小将校多有不满,皆来项羽帐中诉告。

     项羽再也按耐不住,等诸将一走,径往中军来见宋义。

     宋义见他铁青了脸,知正窝火,忙陪着笑道:“将军来见,可是为了出兵一事?” 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

    ”宋义道:“将军莫要责怪,先听我说。

    ” 项羽道:“你说,你说。

    ” 宋义道:“古谚有云:当破牛虻,则不当破虮虱。

    为将者,须以全局为重,切勿因小利而趋之。

    眼下秦大举攻赵,即便最后得胜,其兵亦已疲惫;我乘时往袭,一战即能成功。

    若秦不能胜赵,则我索性转身西向,引军马直捣咸阳。

    本帅按兵在此,并非胆怯,是等秦、赵两家,先决胜负,然后观其变化,再定方略。

    ” 项羽正要与他理论,宋义一摆手道宋义说:“我认为并非如此。

    能叮咬大牛的牛虻却损伤不了小小的虮虱。

     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

     所以,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

     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

    ” 项羽是个大老粗,讲大道理说不过宋义,只得告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