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节

关灯
装入金瓯之中.然后用筷子挟出。

     先挟出钱龙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四人。

    群臣纷纷说时局艰难,请扩大阁臣数额,于是朱由检挟出周道登、刘鸿训二人。

     此六人就一并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以李标为内阁首辅。

    】 【……】就算是封建迷信的老祖宗们也对这个操作无语了。

     不是,你这是挑选阁臣,不是你自己家买大白菜,能不能严谨认真一点? 不考察臣子的能力,而是考察老天爷爱不爱他是吧? 这要是一个运气好的废物在上面,不得一飞冲天啊? 【因来宗道、杨景辰曾名列《三朝要典》,故在半年后毁《三朝要典》的时候被去职。

     崇祯元年十一月,刘鸿训因处置兵变令朱由检不满意而去职,老臣韩爌入为首辅。

     李标、钱龙锡等仍在内阁。

     韩爌、李标、钱龙锡均属“东林党”派系的人物,他们积极协助朱由检定“钦定逆案”,恢复天启朝被迫害的东林党人的名誉。

     因此他们主持的内阁号称“东林内阁”,从而形成了“东林大盛”的局面。

     另一方面,朱由检亦留下礼部尚书温体仁、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吏部尚书王永光、兵部侍郎申用懋等非东林党的官员,以制衡东林党的势力,这四人被东林党称为“四凶”。

    】 陈曦顿了顿,【党争,也是大明亡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皇帝自以为在这其中平衡了朝臣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耗损了国力。

    】 本来还沾沾自喜的皇帝们听到这个话脸都黑了。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什么意思? 是指责他们玩制衡之术,让朝臣们互相制衡是有错误的呗? 嘴硬的皇帝们当然不会承认这点,他们只觉得是朝臣们野心太大了,所以才需要他们这些当皇帝的想方设法制衡。

     他们老老实实的话,皇帝们又怎么会没事钻研这些呢? 玩这些心思的皇帝们那真的是理直气壮,且并不觉得自己有错。

     至于天幕说党争引起了亡国的事情,那也是他们大臣的问题。

     皇帝们能有什么问题呢? 【除了党争之外,崇祯初年最大的难题是收复被后金占据的辽东。

     朱由检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曾在天启末年相继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的原任辽东巡抚袁崇焕。

     袁崇焕此前因私下议和与不救锦州而被弹劾,不得已辞职返乡。

     所以在登基之后没多久,朱由检就起用袁崇焕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管兵部添设右侍郎事。

     第二年,又让袁崇焕取代王之臣,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

     可以说是对其寄予厚望了。

    】 【袁崇焕也没有在这上面多扭捏, 他当着群臣的面向朱由检提出了“五年平辽”的目标,并请求朱由检授予他便宜行事之权。

     朱由检大喜过望,表示:“五年灭奴,便是方略。

    朕不吝封侯之赏,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苦,卿子孙亦受其福。

    ”】 陈曦顿了顿,【怎么说呢?也就真的一个敢说,一个敢信吧。

    】 第259章第二百五十九个老祖宗很骄傲 陈曦说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