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25节

关灯
那位老爷扬扬下巴,身后跟着的长随数了三个铜板给朱晴,“也就我们老爹脾气好,肯用外头这些乡下东西。

    ” “是,是,老爹心肠好,哥哥福气好。

    ” 朱晴连连躬身道谢,后退着往后走,结果一脚踩在一个软乎乎的东西上。

    朱晴连忙回头,踩着一个膀大腰圆将军肚、满脸横肉的壮汉。

     “壮士老爷,恕罪恕罪。

    ” “兀那小孩儿,走路不长眼睛啊!” 朱晴的道歉和壮汉的喝骂同时出口。

     朱晴仍旧端着一张笑脸,“壮士老爷恕罪,恕罪。

    您老人家是来赴单刀会的好汉吧,您去比什么,拳脚、棍棒还是兵器,河边上的芦苇荡旁边,还有靶子比骑马射箭呢!小子对着场地精熟,您要去哪儿,小子给您引路。

    ” “嘿,这小孩儿,居然不怕我。

    ”那壮汉是知道自己形象的,生平还没有小孩子看着他不被吓哭的。

     “壮士老爷忒谦了,您来赴单刀会,就是和关老爷一样义薄云天的好汉,怎么会和我一个小孩子计较。

    ” 周围跟着那将军肚壮汉的几人都笑了起来,纷纷打趣他今天发挥失常,没有震慑住这小孩子。

     “京城的小孩儿果然伶俐,爷爷岂会和你一般计较。

    去吧,去吧。

    ”那壮汉挥手,赶朱晴离开。

     朱晴却从篮子里拿出一包果子,“壮士老爷不计较,我也不能不赔礼的,这包果子请壮士老爷,也沾个好彩头。

    ” “哈哈哈——”那壮汉大笑,“果子能有什么好意头?” “《左转.宣公二年》里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说的正是壮士老爷这样的英雄好汉呢。

    ” 那壮汉是听不懂什么果啊果的,但是《左转》的名头听过,一把抱起朱晴,笑道:“哟,还是个读书的小秀才呢!” 刚刚买了野果的绿绸衫老爷也好奇搭话,“你多大了,居然就读《左转》了。

    ” “老爹、壮士,小子没有正经读过书,是在私塾外头,听过几句,就记下来了。

    ” “甚是聪慧,以后也要勤勉向学,不要让家里耽误了。

    ”绿绸衫老爷似乎心有所感,吩咐长随又数了十个大钱给朱晴。

    这点儿钱,读书是绝对不够的,但也是人家一番心意。

     朱晴双手接过,不能下地行礼,只能被壮汉抱着拱手,“多谢老爹。

    我不会乱花,定然好好存起来,等到了年纪,也去私塾。

    ” 这么聪慧、可爱又向学的孩子,也许今天自己这十个铜板就是他以后改变命运的契机呢?绿绸衫老爷只觉得这是一段佳话的开端,自己也如书中魏晋名士一样风流洒脱,快哉,快哉! 绿绸衫老爷大袖一摆,喊着“快哉”走了,壮汉一群人莫名其妙,但也听出了说小孩儿人不错的意思。

     将军肚大汉笑道:“你这小孩儿有意思,爷爷怎会占你的便宜。

    ”说着还颠了颠怀里的孩子,看他会不会被吓哭。

     朱晴当然不会被吓住,赔礼没送出去,反而做了一笔大生意,一篮子野果都被买了去。

    穷文富武,能来参加单刀会的,岂有家资不丰的。

     朱晴免费赠送一个篮子,这篮子也是她自己编的,家里都不知道。

     比预料中更快卖完了野果,朱晴又去芦苇荡里割芦苇编篮子。

     这边的芦苇荡可能清场过,不像村子附近那边有很多小孩儿。

    朱晴到了芦苇荡,左右看看没人,才挽起裤脚,从小腿内侧解下一把小刀。

     说是小刀,其实是一块磨得锋利的铁片夹在一个木头把手中间。

    木把手上细细缠着棉布,还有一个细篾条编的刀鞘。

    为了制作这样一把工具,朱晴努力了一年有余。

     有了工具,割芦苇就很容易。

    朱晴是熟手了,三下五除二就编好一个篮子,想着待会儿去水边找找有没有迎春花。

    单刀会也会有女眷出门,编成花环说不定能再赚两个。

     循着芦苇荡找野花的时候,意外摸到了几个野鸭蛋。

    想想也是,这边人声鼎沸,野鸭早就被惊飞了,偏偏孩子们不敢到这边来,反而便宜了朱晴。

     朱晴忙着找野鸭蛋,连卖花环的生意都忘了,一共摸了十来个野鸭蛋,看着天色不早,才匆匆往家里赶。

     到家已经快是吃晚饭的时候了,下地浇水的朱娘子也挺着肚子回来了。

    家里正经进项是在私塾教书的朱童生,可惜他三天两头请假,那份银钱只够他自己喝酒。

    不够的,还要扣家里的老底。

     朱娘子当家,家里的地大多租给佃户,每年交的租子,刚好够朱家人的口粮。

    至于零星的几块地则是当成菜地,种些菜自己吃。

     “野哪儿去了,一天不知道着家,家里地不用扫啊,鸡不用喂啊,老娘挺着大肚子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