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 第15节

关灯
,渐渐对皇后都心境也能体会一二了。

     走到院中分路处,安宁看到院子里摆满了金灿灿的秋菊,又是一年秋啊!距离奇遇已经三年了,安宁在天后身边学习了将近三年,时光当真如流水。

     安宁到了内阁,把皇后朱批过的折子分下去,作为皇后身边近臣,即便是内阁诸位大员,对她也很客气,微笑、点头、一个手势,种种小动作,每一个都是对她的示好。

     回去的路上,有宫女来请,道长平公主相邀。

     安宁估摸着时辰,让跟着的小宫女去给女官告假,自己先往公主那里去了一趟。

     公主正在殿中招待自己的嫂嫂。

    之前太子又进行了一次纷杂、吵嚷的选妃,这次择定的太子妃是礼部尚书之孙女。

    陛下私下这是这样对进谏的几位重臣说的,“你们总说勋贵家的女儿傲气,不能与太子举案齐眉,这次就挑书香之家,盼着能好好规劝太子。

    ” 规劝,不是辅佐,不经意间,陛下对太子的态度,已经透露出来。

     而新任太子妃李氏,是公主之前的伴读。

    选她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她在陪伴公主读书的时候,时常规劝公主,为人知礼、谨慎。

     现在,李氏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来规劝公主。

     “臣见过太子妃,见过公主。

    ”安宁行臣下礼。

     “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李氏坐在上首,着急得身体向前倾,示意宫人赶紧把安宁扶起来,但屁股始终稳稳坐在椅子上。

    太子妃要有太子妃的威严和尊贵,要表示了对皇后身边人的看重,却不能堕了自己的身份。

     “是啊,阿宁,都不是外人,且坐吧。

    ”公主也很和气,随手递了一盘点心过去,“忙了一上午,先垫垫吧。

    ” 公主知道安宁的起居习惯,这个时候,她是需要吃些小点心的。

    若是按照宫中定时吃饭的规矩,实在不能支撑那么大的工作量。

     安宁谢过,和太子妃道恼,小口小口吃起了桂花糕。

    今秋刚打的桂花做的,甜蜜蜜,芳香扑鼻。

     “阿宁过来,可是母后那边有吩咐?”李氏笑问。

     安宁快速嚼了几口,一口咽下,一副为了答尊者话,非常努力的样子:“回太子妃,并没有。

    皇后娘娘还在批复折子,臣来是为公主送之前的功课。

    ” “哦,原来如此。

    ”李氏和安宁还做过几个月的同事,不好在她吃东西的时候频繁发问,惹得她一次又一次紧张吞咽回话。

    因此,李氏只能问公主:“长平,什么功课啊?” “习字的功课。

    嫂子知道,我拜了翰林院的王学士做老师,他的书法当世一绝,日后恐怕也是能入青史的人物。

    我每日的功课都会送给老师批阅,安宁来往外朝挺多,我就托她顺便带回来了。

    ” 哦,王学士啊,在翰林院当了一辈子的老学士。

    在文坛、书法界的确很有名望,但于朝堂而言并不算有建树。

     李氏又聊了几句,公主始终态度平和,不疾不徐,安宁一直都在吃点心,仿佛在皇后身边饿着了一样。

     李氏知道她们有话要说,见她们始终没有开口邀请自己留下,也不愿做这个扫兴人,干脆结束了今天的拜访。

     公主和安宁都起身相送,太子妃,是日后的国母,当得起这样的礼节。

     等人走了,安宁就不碰桂花糕了,端起茶盏慢悠悠呷口茶。

     “唉,嫂子也是,和我磨有什么用,当去劝兄长啊,再不济,去母后跟前尽孝也好。

    ”公主揉着眉心,没骨头似的靠着椅背,几乎要缩下去。

     “恐怕就是劝不住太子,又不敢劝娘娘,才泡在你这里。

    ”至于皇帝,那不是寻常人能见的,皇帝的头疾越发严重,也就每逢节庆、大典的时候露面,有时封疆大吏来京述职,能得见皇帝一面,就是对他政绩的最大褒扬。

     “唉……”公主又叹一声。

    如今,东宫之中,太子学着皇帝陛下神隐,外人寻常也难见到,问就说在闭门读书,也不知读的什么书。

    原东宫侧妃高氏被吓住了,一心效仿先太子妃,也刚一提出来出家,就被暴怒的太子狠狠责骂一顿,不敢再提,却在自己的院子里修起了小佛堂,日日上香礼佛,听说衣着也渐渐素淡起来,起居坐卧都朝着出家人靠拢。

     乍闻此事,安宁表示理解,枕边人突然从人变成鬼,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再娶的太子妃李氏和侧妃王氏,倒是没有阴影,中规中矩当着皇家妇。

     安宁看公主一脸生无可恋,笑道:“公主,可别叹气了,今日的功课,臣的确带了。

    ” 安宁示意身后宫女把托盘奉上,面上的是公主的书法功课,王学士在上面画满了圈点,又有自己的写的范例字体。

    安宁被太子妃问的时候很安稳,因为真的有书法作业。

     可书法作业之下,全是皇后给公主布置的课业。

     公主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