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七夕情人节

关灯
了。

    朝市一中走去,问门卫外人能不能去食堂里吃饭。

     门卫也不知道,学校也没跟他说,不准校外人员进去。

    于是让林和平登记一下,自己进去问问。

     学校食堂面对的是学生,但不仅仅只有学生,还有老师和老师家属以及校内职工,比如学校里的电工,门卫等后勤人员。

     林和平穿着崭新的连衣裙,脚踩小皮鞋,不含胸不塌腰,长相大气明艳,不似寻常人,食堂工人潜意识把她当成新来的老师。

     林和平一口气买二十个菜包和二十个肉包,食堂职工也没多想,误以为她家好几口人,没空做饭,买一次吃两三顿。

     林和平拎着包子出去,就看到斜对面食品店门口站满人。

     仔细看了看,不是她二婶和丰收媳妇他们,又是哪个。

     林和平深吸一口气,压下骂人的冲动,越过马路,发现众人手里没宣传单,心情好了许多,“二婶,这么快就发完了?” 今天林和平穿得太与众不同,她一出一中王氏就瞧见她。

    本想迎上来,想起杨槐花说林和平很生气,就没敢过来。

     现在见林和平不像生气的样儿,王氏立即说:“有你准备的两盒吃的,我们不给,他们都主动要。

    和平,这是拎的啥呀?” 林和平放心下来,脸上多了一丝笑意,“我寻思着你们该饿了,学校里的饭菜比外面便宜,就去食堂给你们买几个包子,先吃点垫垫。

    回头丰收来了,送你们回家再吃。

    ” 丰收媳妇闻言,不禁说:“和平姑也太客气了。

    我们又不是外人。

    再说,我们也不饿。

    ” 早上吃的早,又跑了半天,怎么可能不饿。

     林和平没拆穿她,包子递给她二婶,“你们去里面分一下。

    ”板起脸,高声道:“冯发展,过来!” 冯会计哆嗦了一下,就找王氏,希望她能帮忙说道说道。

     王氏倒是很想劝,但她知道干啥都得有个规矩,没规矩食品厂也不需要林和平这个厂长。

     王氏索性说:“冯会计,和平喊你。

    ” 冯会计想晕过去,可他刚刚一直躲在室内吹风扇,额头上都没几滴汗,他敢往地上倒,林和平就往他身上踹。

     别无选择,冯会计磨磨蹭蹭好一会儿才到林和平面前,期期艾艾地问:“厂长,有事啊?” 林和平反问:“你说呢?” “我,我——”冯会计不想说他蠢,“我,店里的生意太好,我不敢相信,跟做梦似的,一迷糊就忘了咱们厂有电话,您还让林丰收回去了。

    ” 林和平瞥他一眼,转身就走,“这样的事,我不想再看到第二次。

    ” 冯会计下意识跟上,“您放心,绝无下次。

    咦,厂长,咱们这是去哪儿?” 林和平先前打电话的时候注意到,学习用品店里有汽水。

    林和平让冯会计搬两箱。

     冯会计惊讶,“两箱?” “大伙儿累半天,口干舌燥,一箱顶多湿湿嘴唇。

    ”钱给老板,林和平就往回走。

     冯会计连忙搬着两箱汽水跟上。

     先前冯会计纳闷林和平干什么去,吃到包子的众人也好奇。

     见冯会计过来,众人难以置信。

    丰收媳妇用胳膊肘戳一下王氏,“二奶奶,那是给咱们买的?”指着马路上的冯会计。

     王氏回头看一眼,“肯定的。

    店里不卖,汽水还是玻璃瓶,路上不好走,和平没法往家里运,不给咱们喝,总不能只给槐花和桂花俩人喝。

    ” 话音落下,冯会计到跟前,“一人两瓶。

    ” 一个夏天也不舍得买一瓶汽水的众人饶是已经猜到,依然难掩兴奋。

     王氏等所有人都忙着喝汽水吃包子的时候,把林和平拉到一旁,小声问,“这些东西是你买的,还是你们厂买的?” 林和平下意识问,“怎么了?” “傻呀你。

    你买的,花你自己的钱,厂里的可以记账报销。

    ”王氏压低声音说。

     林和平反应过来,笑了,“厂里的。

    ”怕她不信,高声道,“冯会计,把这些记账上。

    ” 冯会计想也没想就应下来。

     王氏这才敢放心地大口吃肉包子。

     然而,包子吃完,林丰收过来,王氏不淡定了。

     只因林和平给他们每人一封月饼,每封都有六块。

     虽然只是六小块,王氏也忍不住心疼,再次把林和平拽到角落里。

     有了之前那次,林和平没等她问,“开业前三天,我没打算赚钱。

    ” “啊?”王氏惊得张大嘴。

     林和平压低声音说:“县里还有一家店,过些天开业。

    您说咱们村的人都吃过我厂里的月饼,供销社的月饼还能吃得下去吗?” 王氏摇头,不能。

     林和平又说:“八月十五走亲串友,是拎我厂里的月饼,还是去供销社买硬的硌牙的月饼?” 王氏明白过来,不禁感慨,“你这个脑袋,咋长得啊。

    ” “我也想知道,它咋就这么聪明呢。

    ”林和平朝自己脑袋上拍一下。

     王氏笑开了,“和平,我听槐花说你们这个店很忙,你让我们发宣传单,还去登广告,明儿会不会忙不过来?” “这几天先让冯会计过来。

    ”林和平道,“过些天客源稳定,她俩也差不多上手了。

    ” 王氏放心下来,“你跟我们一起走吗?” 林和平摇头,“槐花婶子和桂花嫂子没带衣服,正好现在天黑的晚,城里也热,就先不让她们住这边。

    傍晚我跟她们一起回去。

    ”随即交代林丰收,六点钟来接他们。

     天气热,出门能把人烤熟,以致于从王氏一行回去,直到四点都没客人。

     杨槐花和金桂花急得恨不得出去吆喝,却见林和平还不急不躁的坐在风扇底下乘凉,简直想把风扇关上。

     林和平余光注意到俩人频频往她这边看,也担心俩人把她抬出去揽客,索性放下汽水,“周围的人该买的都买了。

    没买的只有上班的工人和学校里的学生。

    工人和学生六点左右才能出来。

    ” 金桂花顿时放心下来,“你咋不早说啊。

    ” 林和平指着对面,“那边就是一中北大门,我以为你们能想到。

    ” 俩人这辈子没进过学堂,今天又是她们第一天上岗,恐怕找错零钱说错话,哪有心思琢磨学生啥时候放学。

     杨槐花闻言,又有新的担忧,“学生有钱吗?” “都有钱,前天刚开学。

    但乡里的学生不到星期六出不来。

    ”林和平道,“城里的学生晚上要回家。

    ” 杨槐花又忍不住问:“还是卖不完呢?” 林和平:“拉回去。

    明天买二送一。

    ” “够本吗?”金桂花忙问。

     食品利润大,但林和平不能说实话,不然把俩人的工资加到一百,她们还会觉得少。

     林和平假装沉吟片刻,“差不多。

    ” 然而,等到林丰收过来接她们,除了月饼,其余的都卖光了。

     只因学生放学的时候,林和平站在门口吆喝——开业大酬宾,蛋糕买两斤送半斤,仅限前三天。

     林和平这一举动也把林丰收、冯会计、杨槐花和金桂花吓得不轻,只因他们都不好意思在门口吆喝。

     冯会计趁着林和平在外招呼客人的时候,小声问杨槐花,“嫂子,我们厂长以前也这么厉害吗?上能跟县长谈条件,下能沿街叫卖。

    ” 杨槐花摇头。

     “没有?”冯会计问。

     杨槐花边称蛋糕边说:“不是,是我也没想到她一个年轻姑娘,能拉下脸亲自吆喝。

    ”往外看一眼,见林和平满脸笑意,迎来送往热情的不行,“咱们虽然是第一天开业,我总觉得和平这丫头能把咱们食品厂的东西卖到全国各地。

    ” 冯会计摇头。

     杨槐花:“你不信?” “我也想信。

    可你想想咱们做的是什么东西?吃的。

    就算月饼能保存半个月,从这边到咱们国家最南端多远?火车得三四天。

    还不算送上火车站,人家从火车站拉回去的时间。

    ”冯会计道,“路上再遇到点事,月饼送到,都好过年了。

    ” 杨槐花想想,“你说得对,可我还是觉得能卖到全国各地。

    ” “你俩聊啥呢?赶紧称。

    ”金桂花见俩人也不收钱也不端称,“回头和平看见了,又得训你。

    ”指一下冯会计。

     冯会计下意识往外看,见林和平还在招呼客人,连忙移到他的位子上等收钱。

     三天后,客源稳定下来,林和平并没有放冯会计回厂里。

     林和平和冯会计又陪杨槐花和金桂花待一周,俩人面对一群客人也不慌了,林和平就让冯会计算算支出,她去找老村长开大喇叭。

     孙氏端着碗朝西望,没等来林和平,等来大喇叭,就对林宁宁说,“去看看又开啥会。

    ” “为啥不是你去?”林宁宁不禁问,“村长开大喇叭肯定有大事,到时候问我咋说?” 孙氏:“就说咱家的事听你姐的,等你姐回来再说。

    ” 林宁宁还是不想去,只因每次开会都是爱热闹的女人跑过去。

    三个女人一台戏,上百个女人围在一起叽叽喳喳,林宁宁想象一下就头大。

     “我有事问姐,我得在家等我姐。

    ”林宁宁道。

     孙氏瞪眼,“你能有啥事?” “大姐说下周六去看姐夫,我跟大姐一起去。

    ”林宁宁道。

     孙氏皱眉,“你去干啥?你姐夫那里只有一张床,你到了睡哪儿?别不懂事,你姐找你姐夫有事。

    ” “有啥事?”林宁宁下意识问。

     孙氏想也没想,“给你添个外甥。

    ” “啥?”林宁宁反应过来,不由地想起他姐夫跟他说的那番话——主席同志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当今社会女人依然是弱势群体。

    他不小心让女人怀孕了,外人只会指责女方不检点。

    好男人婚前一定不能让女方有孕。

     这话的意思不就是婚后可以吗。

     林宁宁想到这点,移到他娘身边,小声问:“娘,你说我姐会不会已经有了?” “有——有了?”孙氏掐指一算,他俩结婚快仨月了,有可能,“有了,你姐得告诉我,我可是她娘。

    ” 林宁宁:“我姐那么忙,说不定忘了。

    ” “我回头问问。

    ”孙氏说出来,犹豫起来,因她闺女现在主意大,不见得告诉她。

     让别人出面也不行,村里人都指望林和平把食品厂搞起来,她这时候催林和平生孩子,左邻右舍都得埋怨她。

     半个小时后,林宁宁从村委会回来,告诉他娘,喊大伙儿开会的人不是村长,是他姐——从一群女人当中挑了八名工人。

    孙氏不禁庆幸,还没问林和平。

    否则,这事传出去,大伙儿能撕了她。

     孙氏一想闺女二十有六,再过几年就三十了,哪怕不敢跟旁人说,也忍不住跟她老伴儿念叨。

     次日,傍晚,林和平到家看到桌子上的菜,就朝西看——今儿的太阳是打哪边出来的啊。

     孙氏大怒,“你啥意思?” “鱼头炖豆腐,红烧鱼?”林和平勾头看看,确定没错,“娘,您是被我奶奶附身,还是我奶奶昨晚找你聊天了?” 孙氏瞪着眼睛看着她,“吃不吃?”潜意思不吃滚! 林和平连忙说:“我吃,可是我怕鱼——” “我还能给你下药?”很是心虚的孙氏没好气地问。

     林和平:“我没这么说。

    我是怕您的鱼来历不明。

    你忘了,我们小时候,有人给你一块猪肉,您高兴地跟什么似的。

    要不是我奶奶发现猪肉生虫,吃了极有可能生病,及时拦住你,我不死也得变成大傻子。

    ” “我呢?”林宁宁下意识问。

     孙氏:“那时还没你。

    ” 林和平道:“看来您还记得。

    ”不待她娘开口,就问她爹,“娘买的?” “我跟村里人去河里网的。

    ”林老汉嫌鱼肉寡淡刺多,很不爱吃鱼。

    但他老伴儿想试试闺女闻到腥味会不会吐,又不舍得花钱,林老汉只能吃过早饭就去找会抓鱼的人请教。

     林和平顿时放心地吃了。

    因为如果是买的,她娘极有可能买的死鱼。

     食品厂还没走上正轨,她不想在医院里挂着水,还得操心厂里的事。

     孙氏见她非但没吐,还喝一大碗鱼头炖豆腐,忍不住心疼被林和平吃下去的鱼,和红烧鱼用的油。

    偏偏不能表露出来,别替多难受。

    以致于连着给林和平做三天馒头就咸菜,吃得林和平和林宁宁一脸菜色,孙氏心里憋得那股气才出来。

     林宁宁不知道他娘的小心思,阳历九月六号,周五傍晚,林宁宁去厂里找他姐。

     去年上面确定每年的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今年的九月十日就是第一个教师节。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