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亩产万斤惊四方

关灯
晨光熹微中,四合院的青瓦上还凝着露水珠,张建国蹲在试验田边,指尖轻轻抚过垂着金穗的稻秆。

    这些足有一人高的稻子是他用系统空间培育的改良品种,叶片泛着青玉般的光泽,穗子沉甸甸的,每一粒都饱满得几乎要裂开。

    身后传来吱呀的推门声,他不用回头也知道,是市农业局的专家团队到了。

     “张同志,打扰了。

    ”为首的陈教授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抱着个老式磅秤,镜片上还蒙着一层雾气。

    跟在他身后的几个年轻人抬着算盘和账本,脚步在青石板上踩出细碎的响声。

    张建国起身时,袖口不经意间拂过田边的竹篱笆,一道淡金色的微光一闪而逝——那是空间屏障的涟漪。

     院角的槐树下,三大爷正扒着窗缝往里瞧,鼻尖几乎要贴在窗纸上。

    他刚想看清田里的稻子,突然觉得一阵热风扑面,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后退,“扑通”一声摔在地上。

    “哎哟!”他揉着屁股直咧嘴,却不敢大声嚷嚷,只敢朝着试验田的方向瞪眼睛。

     试验田四周已经围起了木栅栏,陈教授带着人进去时,脚步都格外轻缓。

    老式磅秤往地上一放,发出“哐当”一声响。

    张建国站在田边,看着他们用麻绳捆稻穗,一担一担地往磅秤上抬。

    阳光渐渐爬过房檐,照在稻穗上,金晃晃的一片。

     “第一担,三百二十斤!”年轻的记录员声音都在发抖。

    陈教授推了推眼镜,凑过去看磅秤上的刻度,手指在算盘上飞快地拨弄着。

    第二担、第三担……当第二十担稻子称完时,算盘上的数字已经跳到了一万两千斤。

     陈教授的钢笔尖悬在记事本上,半天没落下,突然“啪嗒”一声,钢笔掉在地上,墨水瓶也跟着翻倒,深蓝的墨水在雪白的纸页上晕开,像一片小小的海洋。

     “这、这比大寨经验还先进啊!”陈教授声音颤抖,伸手握住张建国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