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钽矿淬火铸天眼

关灯
迹。

    当生物识别系统亮起红光,张建国仿佛又看见那个总在街角修表的中年人,用镊子夹着齿轮说:"建国啊,有些秘密,得跟着骨头进土里。

    " 十七层加密信息层层剥落时,全息屏上的太阳风暴模拟图让他想起1970年东方红卫星发射前夜,老所长盯着天气预报说的那句话:"天要变了。

    " "消耗三年产量..."他重复着系统提示,指尖悬在确认键上。

    非洲农场的全息投影里,正在抽穗的太空稻在月光下泛着银辉,那是林美英带着二十个知青在红土地上播下的种。

     1972年旱季,她顶着40℃高温补种的场景突然浮现,草帽边沿滴下的汗珠在她晒黑的脖颈上划出痕迹:"张工,咱们多收一斗粮,卫星就能多飞一圈。

    " 第一块钽合金部件成型的瞬间,熔炉突然发出濒死般的哀鸣。

    十万株太空稻在系统空间里同时枯萎,稻穗化作《资本论》的德文铅字,在量子场中纷飞如雪。

     张建国踉跄着扶住控制台,钱三强的工作笔记还带着1958年中关村的槐花香,扉页上的钢笔字力透纸背:"物理是世界的诗,而诗人,要守住人间的火。

    " 张爱玲的手稿夹在笔记里,泛黄的稿纸上,"钅我"字旁边画着小小的熔炉图案。

    他忽然想起在上海霞飞路见过的场景:穿旗袍的女士在梧桐树下读报,电车驶过的声响里,卖桂花糖的老人敲着铜盏。

     林美英送的茅台酒瓶在掌心发烫,瓶身的红丝带是她亲手系的,1973年春节,她在临时工棚里说:"这酒啊,等咱们卫星上天了再喝。

    " 酒瓶碎裂的声音在无菌室里格外清脆,乙醇分子在磁场中排列成杨振宁的公式时,张建国仿佛看见那位老人在日内瓦演讲的模样:"对称与破缺,就像阴阳,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

    " 温度骤降的瞬间,邓稼先的医嘱在耳边响起,那年病房里的消毒水味混着海棠花香,老人用瘦骨嶙峋的手抓住他:"建国啊,咱们的孩子,不能比别人晚一步。

    " 卫星升空的震动从脚底传来时,张建国正在熔炉旁的小电炉上煨汤。

    砂锅里的佛跳墙咕嘟作响,鲍参翅肚下,钱学森1962年丢失的微分方程手稿正在汤汁里舒展,蓝黑色的墨水渐渐化作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