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商道上的活字雏形

关灯
楚地寿春的秋雨敲打着竹制檐角,张良踩着青石板走进印刷坊时,正见老匠师蹲在墙角用刻刀修整青铜字模。

    刀凿声混着霉味扑面而来,他皱眉避开地上的墨渍,目光落在案头堆叠的竹简——那些本该用来印书的竹简,此刻正被虫蛀得千疮百孔。

     "云先生来了。

    "老匠师抬头,指尖还沾着朱砂,"您要的千字模,只刻了三百个。

    "他叹了口气,举起刻刀,"青铜太脆,刻不了细笔。

    " 张良折扇轻挥,扇面展开竟是嬴傒手绘的活字设计图:"试试这个。

    "他示意随从捧来木箱,里面装着半透明的玻璃方块,"用玻璃刻模,硬度够,还能透光校对。

    " 匠师们发出惊呼,有人伸手触碰玻璃,却被张良制止:"小心,这是半成品。

    "他取出一枚刻着"皂"字的玻璃模,对着天光转动,笔画间的荧光标记清晰可见,"每笔刻深三分,用荧光墨填充,印刷时一目了然。

    " "可玻璃易碎......"老匠师犹豫。

     "所以改良了配方。

    "张良轻笑,"公子在玻璃里加了石英砂,耐摔性提升五成。

    "他指向坊外的玻璃工坊,"那边有熔炉,可现场烧制。

    " 暮色降临时,第一炉玻璃活字出炉。

    张良戴着护目镜,用铁钳夹起字模,只见"云"字笔画工整,边缘泛着幽蓝的荧光——那是混入了磷粉的缘故。

    老匠师凑近细看,忽然一拍大腿:"妙啊!这要是印起书来,比雕版快十倍!" "十倍?"张良挑眉,"等学会拼版技术,百倍都不止。

    "他取出胡姬送来的琉璃油墨罐,"试试这个,松烟混合皂角黏液,比松脂墨更均匀。

    " 油墨滚过字模,第一张试印品新鲜出炉。

    "云台皂,治污妙,玻璃镜,照天照......"老匠师念着顺口溜,布满老茧的手指抚过纸面,"这字比我刻的还规整!" 张良摸出琉璃珠,珠内"良"字与活字的荧光交相辉映。

    他忽然想起嬴傒在太学讲的"文明传播论",指尖不禁摩挲起扇骨上的齿轮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