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司农寺的梯田工程

关灯
为首掌柜掀开油布,露出成箱的玻璃量器:"按公子吩咐,商社垫付了五千斤糯米,山皂也补送了三百块。

    "他指向远处竹筐里的皂块,每块都印着司农寺的雷纹徽记,"只是用这皂肥田,成本是不是太高了?" "等这些梯田亩产过五石,"嬴傒接过一块山皂,皂体里的植物纤维在雨中透亮,"你会觉得比卖丹砂更划算。

    "他想起三日前胡姬密信中说,后宫已用缩小版梯田模型教皇子嬴炽认识五谷,"巴蜀多山少田,若能让寸土生金,花再多成本也值。

    " 午后雨歇,嬴傒登上山腰观景台。

    改良后的玻璃望远镜中,新砌的梯田如碧玉天梯直上云端,每层田埂都反射着天光,恍若天镜碎落人间。

    王顺指着远处插满彩旗的坡地:"那是太学弟子划的等高线,每道旗距都用玻璃水准器校准过,误差不超过半寸。

    " 忽然传来惊呼,一名民夫失足滚下梯田,却被新砌的糯米灰浆田埂稳稳挡住。

    嬴傒放下望远镜,见田埂仅裂出细缝:"看见了吗?这就是为何要用糯米浆。

    "他转向老匠师,"明日起,每道田埂内嵌玻璃纤维网,按经纬交织,防裂抗震。

    " 暮色漫过山谷时,首块梯田开始蓄水。

    嬴傒蹲在田边,看清水漫过掺了山皂的土壤,泛起细密的泡沫。

    老匠师捧起泥水细看,忽然跪地叩首:"公子真乃神人!这土捏起来像绸缎,往年种啥都活不成,今年怕是要生金了!" "不是神人,是格物。

    "嬴傒扶起老人,触到他掌心的老茧,"太学编了《梯田百问》,明日让弟子们来讲——为何皂角能固土,为何玻璃能找平。

    "他想起现代农村的农技推广会,心中涌起一阵暖意,"等稻种下去,还要教你们用玻璃温室育苗。

    " 这一夜,嬴傒宿在山腰窝棚里,听着民夫们围炉唱着巴蜀山歌。

    王顺捧着玻璃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