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司农寺的冬小麦试种

关灯
,弯腰抓起一把拌过皂角水的麦种,摊在掌心展示:"此麦来自大宛,经天镜筛选,耐旱抗霜。

    "阳光穿过麦粒,在他掌纹间投下细碎的金点。

     那位曾闯入暖房的老丈突然冲出人群,扑通跪在耧车前:"俺信公子!把俺家三亩薄田全种上!"他的喊声带动了从众心理,百姓们纷纷上前领取麦种,玻璃量器在阳光下连成亮闪闪的线。

     旬月之后,三川郡的试验田里冒出齐整的绿苗。

    嬴傒蹲在田埂上,用玻璃放大镜观察麦苗分蘖,看见幼嫩的根系穿透冻土,心中涌起久违的战栗——这不是实验室里的模拟数据,而是真实的生命在对抗寒冬。

     "公子,镜堡守军请求试种,"张良策马而来,马鞍上挂着冻硬的文书,"陈武说冬天有粮,军心更稳。

    " 嬴傒点点头,望向远处太学的玻璃灯塔。

    "传我命令,"他的声音被风吹得断断续续,"冬小麦推广至各郡县,每亩地配玻璃量器与《栽培要术》。

    "想起穿越前课本上的"代田法",他补充道,"手册要白话配图,就用商社新制的玻璃活字印刷。

    " 暮春时节,三川郡迎来首次冬麦丰收。

    嬴傒站在翻滚的金浪中,看着农夫用玻璃镰刀收割,刀刃划过麦秆发出清脆的声响。

    当老丈捧着新麦蒸的馒头跪在他面前时,馒头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视线。

     "秦歌,"他对着麦浪低语,用的是穿越前的名字,"你在基因实验室培育抗寒作物时,可曾想过,两千年前的一捧麦粒能救活万千流民?" 风掠过麦田,掀起层层涟漪,玻璃量器反射的光点在麦芒间明明灭灭。

    嬴傒知道,这不仅是一次作物改良,更是一场观念革命——当农民开始用玻璃量器丈量土地,用温度计判断时节,大秦的土壤里便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而那些在田垄间闪烁的玻璃器具,终将如天镜之光,照亮农耕文明的新篇。

     喜欢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请大家收藏:()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