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天工监的玻璃钟表

关灯
良方案",想起现代机械设计课上的滚珠理论。

    "让商社连夜制作百座小型座钟,"笔尖划破纸张,发出刺耳的声响,"只售予商贾——他们最懂'时间即金钱'的道理。

    " 三日后,咸阳广场竖起首座公共玻璃钟。

    嬴傒亲自为百姓演示:"看这长针,指到'辰时'便是开市,'申时'收摊。

    "人群中挤出来一位老丈,破布鞋上还沾着冬小麦的泥土:"这下好了!再也不会摸黑赶早集,卖错时辰粮了!" 胡亥站在钟楼上,龙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忽然抓住嬴傒的手腕:"皇叔,这钟...能走一千年么?" 嬴傒望着钟楼下攒动的人头,琉璃珠在掌心发烫。

    他想起原子钟那亿年不差的精度,再看看眼前这台靠水流驱动的粗糙仪器,喉咙涌上一股复杂的滋味:"陛下,"他指向钟摆下方的玻璃减震器,"若保养得当,走百年不难。

    "顿了顿,补充道,"百年后,大秦的子孙自会造出更准的钟。

    " 暮色中的天工监,嬴傒独自站在新落成的钟楼下。

    指针咔嗒划过"戌时"刻度,每一次转动都像在叩击历史的闸门。

    他想起实验室里那台价值千万的原子钟,想起那些能丈量纳秒的精密仪器,此刻却只能靠双手和智慧,在这青铜与竹简的时代,硬生生凿出一条科技之路。

     "秦歌,"他对着钟盘上的荧光刻度低语,用的是穿越前的名字,"你在国家授时中心校准原子钟时,可曾想过,两千年前的一声钟响,能让整个文明学会丈量时间?" 夜风穿过工坊的窗棂,吹动齿轮图纸上的注解,与钟表的咔嗒声交织成奇妙的韵律。

    嬴傒知道,这台玻璃钟表不仅是计时工具,更是一把钥匙——当大秦人开始用分秒规划生活,当时间被精确丈量,这个古老帝国的齿轮,终将在科学的刻度上,碾开通往现代文明的第一道车辙。

    而那些在钟盘上闪烁的荧光刻度,终将如天镜之光,照亮每个被时间铭记的瞬间。

     喜欢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请大家收藏:()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