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被骗

关灯
竹的身子顿住了。

     她怔怔的看着苏锦绣,没办法从她眼睛里看出丝毫对苏家的留恋,有的只有疏离。

     显然,她对苏家的感情已经在曾经一次次的折腾中消失殆尽了,她突然有点心慌,忍不住想要确认:“绣儿,虽说你过继了,但是大哥大嫂还是你大哥大嫂啊。

    ” “那肯定的,大哥大嫂永远是我大哥大嫂。

    ” 听到苏锦绣的这一句话,不知为何周玉竹松了口气,然后又急急忙忙的告辞走了。

     满足的吃了口大瓜。

     第二天苏锦绣就忍不住的和宋清华分享。

     宋清华一边端着牛奶,一边笑眯眯的看着他神采飞扬的模样,见她总是说不吃,又将饭盒往她面前推了推:“快吃吧,这可是我特意从一个陕西大婶那边换到的甑糕,真材实料的,特别香甜。

    ” “甑糕?” 苏锦绣一愣,她低头看看饭盒,没想到时隔数十年,还能看到后世红极一时的网红甑糕。

     她连忙用筷子挑了一块塞进嘴里,红枣味瞬间爆开。

     香,甜,软,糯。

     好吃啊。

     “这糕好吃。

    ”比后世她让人特意排队买的网红甑糕更好吃:“特别香。

    ” “你喜欢明天还给你换。

    ”宋清华见她吃的满意,顿时笑的开怀:“这大婶特别会做面食,你要是喜欢,以后我经常带你去吃。

    ” “陕西的啊,那感情好,那边面食特别多。

    ” 苏锦绣听着都觉得口水在蔓延,陕西上辈子被称为面食王国的。

     见苏锦绣吃的欢,宋清华连忙送上牛奶给她润喉。

     “你知道么?陕西有一种面,名字特别奇怪,为了那名字,那边还编了首歌,方便人们记忆。

    ” 苏锦绣一边吃一边点点头。

     她说了那面的名字,见宋清华诧异的睁大双眼,忍不住眯眼笑了笑。

     “你居然听过,真是厉害了,我还是那大婶跟我说我才知道的。

    ” 苏锦绣闻言心里一动。

     “宋干事,你知道我们华国有多少美食么?” 宋清华仰头想了想:“大约有无数种,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地势不一,各地气候也不一样,所以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和美食,怎么,你想吃?” “想吃是一定的。

    ”苏锦绣一本正经的点点头:“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美食汇总起来,然后宣传到全世界,成为我们国家的名片。

    ” 苏锦绣咧嘴笑了笑:“不知道为啥,我总觉得全世界都不如咱们华国人聪明,也不如咱们华国人会吃。

    ” 她咬着筷子,脸上是止不住的畅想,双目幽幽的看着天空,语气轻快极了:“我们国家,一定会崛起,一定会变得强大,一定会从现在孱弱的状态变成世界强国,我们华国人勤劳,刻苦,团结,一定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来。

    ” 宋清华见过好几次她这副样子,忍不住的逗她:“可是现在外国比华国强啊。

    ” “嗐,强大只是一时的,我们华国强大了四千年了,弱个一两百年不过是巨龙打了个盹儿,等时机到了,自然会醒过来。

    ” 说着,苏锦绣忍不住拍拍宋清华的肩膀:“所以小宋同志得努力啊,别以为大学没了就可以不学习了。

    ” 宋清华忍不住的笑出声来,他觉得这样的小苏委员简直太可爱了。

     “是,小苏委员说的对,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苏锦绣觉得他笑的有点猖狂,恨恨的吃完甑糕,将饭盒往宋清华手里一塞:“快,洗碗去。

    ” 宋清华从善如流的起身去洗碗。

     苏锦绣坐了一会儿,有点坐不下去了,站起来小跑着凑到宋清华身边儿去,还想伸手去洗筷子,却被宋清华拦住了:“水凉了,你别碰。

    ” 苏锦绣听话的缩回手,忍不住的咧嘴笑。

     谁也没发现,刚刚两人说话的地方,那树丛的拐角处,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静静站着,他身边陪着的是纺织厂的牛厂长,牛厂长这会儿额头有些冒汗,他没想到一大早居然听到这样一段话。

     老人一直都没说话,牛厂长也不敢擅自开口。

     等小两口亲亲热热的走了,牛厂长才忍不住的擦了擦汗。

     “那位就是画连环画的苏干事?” “对。

    ” 牛厂长点点头。

     “不错,她说的话很对,我们华国如今的孱弱不过是巨龙打了个盹儿,我们努力工作,总有一天能让这条巨龙醒过来,没想到小朋友对我们信心这么足啊,走吧,不散步了,回你办公室我们说说话。

    ” “好好。

    ” 牛厂长连忙带着老人进了办公室。

     老人一进门就让牛厂长把厂里出的连环画都拿出来给他看。

     牛厂长正好办公室里攒着一套,连忙就捧出来,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连环画已经出了六本,四本是厂区故事,还有两本是红军故事,主题用的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和军民一家亲。

     老人是牛厂长没转业前的老首长。

     之前也下乡受过罪,不过约莫是因为性格原因,来来回回的,一会儿被提拔,一会儿又被打压,如今虽说回来了,却没啥事情做,也是清闲了,才找过来看看他。

     这会儿老人翻着连环画,牛厂长正襟危坐,仿佛又回到了部队,自己面对首长时那种忐忑的心情。

     老人戴着老花镜,看的速度很慢,偶尔还会往回翻两页。

     “这故事很好啊。

    ” 老人看完了一本,合上封皮,感叹道:“还带扫盲,怪不得这么风靡呢,前几天我小孙子也拿了一本回来,大半夜的不睡觉,举着蜡烛看,差点把被子点了。

    ” 牛厂长:“……” 感情老首长今天过来是受了小孙子的影响啊。

     “我听说这书被制片厂的人看中了?” “是,苏委员对扫盲工作比较重视,她觉得扫盲工作不该局限于孩子中,也该让那些大人跟着学习,她说国民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也有助于工人能力增强。

    ” 说着,牛厂长忍不住的笑了笑:“她虽然年轻,却很有想法啊。

    ” “有没有考虑推荐去上工农兵大学?” “这……” 牛厂长怔住了,他还真没有考虑过。

     他手里确实有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可那些都是默认给技术骨干的,那些骨干挂职读书,等毕业了,可是要回厂子里的。

     “好人才不该被埋没。

    ” 老人意有所指的点拨了一句。

     “是是。

    ”牛厂长又开始淌汗了。

     等老人走了,牛厂长去找了苏锦绣,问苏锦绣有没有想过去上工农兵大学。

     苏锦绣想也不想的拒绝了。

     现在是七五年年底,再过几年就要恢复高考了,与其现在去上工农兵大学,不如到时候拼一把,参加正式高考,她自认为知识储备还是可以的,到时候说不定能去个好大学。

     不过她当然不会这样告诉牛厂长,而是十分大公无私的表示:“这些机会应该留给技术人员,他们才是厂子的脊梁,我只是个宣传人员,只有厂子好了,我的宣传才是有价值的。

    ” 牛厂长知道后,感动不已。

     等到了年底,工农兵大学的名额下来了,牛厂长再一次的询问了一下苏锦绣,再一次被拒绝后,牛厂长才选了两个技术骨干推荐去了。

     也不知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没过几天,所有人都知道苏锦绣拒绝了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名额,将名额让给了厂里的技术人员,顿时所有人看向苏锦绣的眼神里充满羡慕,羡慕之后又是深深的可惜。

     当然,也有幸灾乐祸的。

     觉得苏锦绣就是个傻瓜,居然会放弃工农兵大学的机会。

     苏锦绣没有任何反应,一如往常的上班下班,甚至期间还抽了个空去了一趟老苏家,拎了一袋子橘柑,给了五块钱,做足了一个普通亲戚来探病的姿态,连晚饭都没吃,只坐了一下就回了厂里。

     天气渐渐冷了,时间也渐渐流失。

     苏锦绣的连环画又出了两册,这两本她画的是本年度纺织厂的劳模,故事写得很是感人,以至于看的两个劳模走路都恨不得在脑门上贴上‘连环画主人公’的字条。

     制片厂的电影试映会也很成功。

     中宣审核部门的人对这样的扫盲模式很是重视。

     无论上头怎么分歧,扫盲却是两方都默认的需要重视的项目,所以电影的审批很快就过了。

     因为胡春传是英雄传记,越快上线越好,在腊月初九的时候,在京城电影院上线了,普通民众纷纷买票前去观影,而厂区的工人们则是由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拉着幕布和机器,在厂区广场上竖起幕布,在夜晚放露天电影。

     钱芳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苏锦绣身边,紧紧的握着她的手。

     她看着幕布上面,苏锦绣画的胡春从幸福的小姑娘变成了被无数鲜花围绕的沉睡少女,再也忍不住的泪崩了,她哭成了泪人,倒在苏锦绣的怀里。

     苏锦绣也跟着流泪:“干妈,小春姐会被华国人民记在心底的。

    ” 她哽咽着:“她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 “谢谢你,绣儿,若不是你,她恐怕早就被人忘了。

    ” 钱芳泣不成声,抱着苏锦绣,一个劲儿的感谢。

     苏锦绣回抱回去。

     无论这个黑夜多么的寒冷,此刻她们的心是火热的。

     到了最后,激昂的音乐声响起,所有工人都忍不住的起身鼓掌,她们既伤心又骄傲,伤心胡春干事年纪轻轻失去了生命,骄傲这样的电影,居然是自己厂子里的宣传委员画出来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整个京城再一次的弥漫起了胡春热。

     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忙碌极了,既辛苦又高兴。

     只有他们这些工作人员知道,华国已经多少年没有过动画电影了,这一次这部电影出来,看来以后电影方面的政策又要放松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扫盲电影将会辐射到全国各地去。

     可此刻苏锦绣却管不了那么多了。

     因为她要结婚了! 腊月二十六。

     她和小宋同志的婚礼,终于要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