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关灯
一两次就能脱力的贵胄子弟能比的,呼延列一打十三日,俘虏了不少脱力的重骑兵,最可笑的是手下士卒去缴盔甲武器时,还发现了一个藏在盔甲后面的小娘子,据说是家里男人不敢上战场,索性重骑兵的盔甲只露出一双眼睛,就让自己妹妹来代替了。

     呼延列后来居上,连下三领,而被霍去病一早瞄上的苏勒领却没什么动静,霍去病只在一开始打下了几片部落聚居之地作为驻军地点,之后就再无动作,呼延列其实很得意,但看霍去病按兵不动,不免替他担心,几次派人过去询问他是否有其他打算,如果有,两军之间先沟通一二,到时候也好照应。

     霍去病的回复还在路上,军队就开始动了,从收到韩信发来的信号后,霍去病就令军队拔营,长驱直入苏勒领。

     安息国的八大领主如果有个排名,苏勒领必然在前三之列,早年苏勒领的一位领主曾有“醉酒询王”的事迹,是说宫宴上领主喝醉酒,询问国王的哪个妃子最妩媚动人,后来国王就把他最宠爱的妃子赏赐给了苏勒领主,换算一下,基本上就等于春秋时期楚王问鼎的故事了。

     论繁荣程度,领土面积,苏勒领只在前三,但论军事实力,苏勒领当排首位,仅仅一个领地就有近五千人的重骑兵配备,剩下的多半都是轻骑兵,这只是常备军,一旦开启战事,平民和农奴也要作为步兵上战场,当然这个意义就不大了,这些步兵基本上等于手无寸铁,最多能起到一个冲散阵型拖延时间的作用。

     韩信给霍去病发信号的节点是苏勒领易主十天后,在被追捕的几天内,他埋在各地的人手迅速完成了三步战略。

     第一步在贵族中散布诸如“震惊,老领主和少主同一天死亡,死状惨烈,真相竟然是这样……”“男人听了沉默,女人听了流泪,走进老领主之死,深度解析带孝子”等言论。

     第二步在军中散播新领主意图削藩……意图遴选壮士,将重骑马匹装备收归国有,削弱贵族实力,战乱将至,到时候消失几家贵族,新领主掌握军队,权柄必然进一步加强。

     第三步,组织农奴起义军,将一群盗匪驯养成农奴要花上不短的时间,让一群受压迫已久的农奴变成杀人不眨眼的盗匪却只需要让他们见几场血。

     截止霍去病大军赶路的几天时间,苏勒领内爆发的农奴起义已经多达十几起,派去平叛的军队也很难打得起精神来,几乎有些门路的贵胄子弟都在忙着向上打听收装备的事是不是真的,毕竟重骑装备贵重,许多家族的甲胄都是祖上传下来的。

     外忧内患之下,这位胸怀大志杀父弑兄的新领主没能像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李某民一样支棱起来,反而病倒了,躺在病榻上,翻到邻居领的战报,新领主忽然反应过来了,这一切都是邪恶的东方人策划的阴谋!他拖着病体下达了召集令,然而苏勒领内的十几家贵族听过东方的阴谋诡计之后,只觉得新领主想借病把他们凑到一起,埋伏八百刀斧手,摔杯为号,把他们一勺烩成羹汤,谁也没去,都托病在家。

     新领主的舅父听闻此事,急忙赶来,劝外甥大敌当前,不要在这个时候针对贵族,有野心是好事,咱们徐徐图之。

     新领主吐了几口血,咳得撕心裂肺,一下子晕了过去。

     昏迷了一天一夜再次睁开眼,看到妻子坐在床榻前,他的心情缓和了几分,眼里带了点柔情,妻子哀叹了一声,把头靠在他怀里,埋怨道:“夫君,你要使攻心计,何苦连我也瞒着?” 新领主听了,顿时嗬嗬两声,再次背过气去。

     霍去病的大军却不讲道理,趁敌不备,功其软肋,这是霍去病的拿手好戏,虽然军队人数太多,对他来说有些臃肿,但拿下一个人心惶惶四处匪盗流窜的苏勒领还是很轻松的,到最后清点战损时,死伤甚至还没有支援呼延列那一回死伤人数多。

     新领主一家连带十几家贵族都被押进了牢狱,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有几家脾气暴的也不顾新领主还病得奄奄一息,把人揪着喝骂,只道昏主误国,老臣死后也无颜去见老领主之类的话。

     新领主被勒得直翻白眼,好半晌才挤出一句,“诸君误我!” 然后就晕了过去。

     霍去病大军接手苏勒领后也没怎么费心思去治理,只是将一些匪盗驱赶出去,维持了原本的秩序,就开始部署下一步计划。

     但由于近来接二连三的乱子,东方军队一来就安定了,倒让许多平民和农奴感到安心,尤其在发现东方人并不抢夺他们的家财,也不强占他们的妻女,甚至还会替他们抓捕匪盗之后,苏勒领里就更平静了,且不说安息国人本就没什么凝聚力,就是苏勒领的代代领主们,哪个真爱民如子了?都是靠各种苛捐杂税来满足他们的奢侈生活。

     有心思灵活的苏勒人找了楼兰兵来询问楼兰的现状,还有的是商人,收了些钱财就开始宣扬东方的好处,太过美好的那些分田分地的事情没什么人相信,但轻税这事不管信不信,反正人家军队还没开始收,再退一万步讲,只看楼兰人那副精神面貌,难道还能比原先差了? 霍去病的下一步计划有些大胆了,他想直接走苏勒领的大道,将安息王城攻占下来,安息王城并不是简单粗暴建在王国中心,而是一块特殊的地段,易守难攻,但再易守也不是如今那点王城卫队能守得住的,占据王城之后的好处不用多说,八大领地都有通往王城的大道,行军便宜,不必像呼延列那样步步蚕食,要考虑地形地貌地势,但这也是极为大胆的一步,毕竟他能想到的事情别人也能想到,如果有领主抢在他之前占下王城,守城以拒,战损就大了。

     攻打安息国,无论是霍去病还是呼延列都很清楚打是肯定打得下来的,哪怕把胜兵全算上也打得下来,但这种必胜之战想要出彩,就要考虑战损问题了。

     呼延列没霍去病这么冷漠,他主要是心疼兵马,霍去病第一回当家,却也没把家什当一回事,只是出征前舅舅千叮咛万嘱咐让他记得圣心,他才耐住了性子去打这场一点都放不开的一仗。

     韩信的顾虑一点都不比主将少,霍去病这边才起了个头,他就知道大致的情况了,当即再次请缨,却不是请缨去攻打王城,而是留守在苏勒领,时刻等待支援。

     根据他对霍去病的了解,这位主将其实是突袭战的好手,攻占王城其实并不需要太多人手,所谓神兵天降,突袭讲究的是迅捷二字,哪怕被人截胡,只要增援赶得及,操作得当,军队不乱,就能全身而退,他抓住这个时机提出留守,实际上馋的还是留守那几万兵马,只要说服霍去病带着人去突袭,剩下的这些人就是他的了,以后也不一定还。

     霍去病有亿点点心动。

     第89章生而有罪 战机从来稍纵即逝,霍去病不是犹豫不决的人,很快就制定好了攻占王城的计划,一般来说,霍军和呼延军是处于相互策应的关系,但两军内部的调动基本上毫不相干,霍去病把和呼延列沟通的事情交给韩信去办,自己则放弃粮草辎重,每人带足五日干粮,率一万兵马连夜奔袭安息王城。

     霍去病一走,韩信就觉得心头压着的一块大石去了,立马吩咐人象征性地通知了呼延列霍去病的去向,主要是让他来接手苏勒领,随即下令拔营,霍去病还只是连夜赶路,得了这好几万兵马之后,韩信连夜都不在苏勒领过,带领大军直接奔向他一早就盯上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萨尔领。

     兵少机动能力强,这是突袭战,兵多了难以调度,且动静掩盖不住,通常来说大军赶到一地的时候,对方也早就完成了战前准备,但韩信一向不觉得战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