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那一代下海

关灯
燕京,华夏的首都,每年有无数人都朝拜一番的前往,又有无数人落魄而走。

     北漂,一个在华夏一代心酸又一代繁荣的象征。

     其实如果说燕京有什么好,说实话,几乎挑选不出来。

     像海市,人家那是有基础的,从19世纪海市就已经是华夏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了,甚至一度是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海市处在长江入海口,海运河运都十分便利,发展贸易方便,海市发展起来情理之中。

    对内有长江航运,对外有海运。

     再说广府,广府有港口,千百年来,依靠贸易成就了自身生生不息的命脉,同样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发展经济。

     在世界各地,那些超级大都市都是有各自独特的优势才发展起来的。

    基本上都是港口型城市或者资源型城市。

     可是燕京呢?它有什么呢?这个是一个让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港口?燕京距离渤海的直线距离有150公里,这怎么也不算是临海吧?那么河运发达?哪条河呢?然而很抱歉,燕京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航运的大河。

     在看看矿产资源,燕京产什么矿呢?煤矿?铁矿?金矿?银矿?还是钻石?或者稀土?其实也都没有。

     如果算交通,燕京的铁路开始发达的时候,那也是因为它是首都,通往全国各地的铁路都是从燕京开始修的。

     如果从历史来看,燕京是三朝古都,元明清三朝,但是如果这就算古都的话。

    那千万不能让西侒市和洛市的人知道,甚至开府的人都不能给他们知道。

    为什么?你比历史,只要这三个地方还是华夏版图内的,那燕京历史在他们眼中,就是个笑话。

     虽然燕京没有港口、没有矿藏,甚至连历史都不是最悠久的,但是它拥有最现实的东西——它是现在的首都。

    它是首都,处处优先,集全国之力来发展一个燕京,所以燕京就有魅力吸引全国各地的人去。

     不管怎么不服气,首都毕竟是首都,寻常人都难以明白燕京是否部署了什么战略,但说不定那些大佬都全部拿捏着,自有道理。

    所以燕京,还是华夏最吃香的地方。

    这也是无数人蜂拥而上的原因。

     首都,意味着大机遇! 无数顶尖公司纷纷在首都留下自己一席之地,而李方诚三人,一下飞机,就直奔一个神奇的地方,中关村。

     中关村可是华夏的一个神奇之地,无数巨头都是在中关村走出的,而李方诚要找的人,也在中关村之中。

     一路查看门牌号,一直到科学院南路2号,一个写着华夏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地方,李方诚带着凌东华和孟浩走了进去。

     “请问你们有什么事吗?”一个文质彬彬的人走了过来。

     “我想找一下刘传志先生,想跟他谈一下业务上的合作问题。

    ”李方诚微笑的说。

     “这样,行,你跟我过来。

    ”来人也没有拒绝,带着李方诚走向后院。

     “不知道先生贵姓是?”一边引路,也不忘询问。

     “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