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盘的体温表

关灯
诊断。

    “电商平台的‘大盘’是用户活跃度,”他调出某平台的日活曲线,“当前处于‘缩量调整浪’,对应着股市的地量阶段。

    ”他建议老陈在“情绪冰点”期加大新品研发,就像他在大盘调整期布局价值股——果然,两周后平台推出的“春日焕新”活动,让老陈的店铺流量同比增长120%。

     谷雨时节,林深的“大盘体温预警系统”发出警报。

    上证指数在3300点遇阻回落,融资余额增速与北向资金流向出现“顶背离”——前者激增15%,后者净流出80亿。

    这让他想起2015年牛市顶峰的“量价背离”,那时的他正用杠杆资金追涨,就像老陈在流量高峰时盲目扩产。

    “大盘的高烧不退,往往是退烧的前兆。

    ”他在操盘日志里写下,同时将仓位降至30%。

     女儿的哲学课讨论“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林深指着电脑上的个股与大盘叠加图:“每只股票都是大盘的细胞,就像我曾是破产大军中的一员。

    当多数细胞出现异常时,整体就会生病;但只要核心器官(权重股)健康,系统就有自愈能力。

    ”小姑娘似懂非懂,却在笔记本上画下大盘与个股手拉手的卡通画。

     处暑前夜,林深捕捉到大盘的“情绪转折点”。

    某头部券商的策略报告罕见翻多,而散户情绪指数却跌至“恐慌区间”——这种“多空分歧”正是他在破产重整期常遇到的债权人态度分化。

    他果断启动“逆向布局策略”,在沪深300指数3800点建仓,这个点位恰好是他破产时负债总额的十分之一。

     年终投资论坛上,林深分享了“大盘判断的三重境界”:第一重看点数,如盲人摸象;第二重看指标,似隔岸观火;第三重看人心,像照见自己。

    “我曾在大盘暴跌时躲在楼梯间哭,”他指着屏幕上2020年3月的K线,“但现在明白,大盘的每一次起伏, 喜欢血色K线里的破茧重生请大家收藏:()血色K线里的破茧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