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蛛丝马迹:量价时空里的猎庄者

关灯
试盘当突破,重仓追高后被主力反手砸盘,单日亏损超40%。

    此刻再看这根K线,却看出了截然不同的门道:涨停板上的抛压轻如鸿毛,撤单速度却快得惊人,显然是主力自导自演的逼空戏码。

     "该看龙虎榜了。

    "他点开交易所官网,目光扫过当日买卖席位:买一为某着名游资营业部,买二到买五却清一色是机构专用席位。

    这种"游资+机构"的组合拳并不常见,尤其是在次新股尚未企稳的阶段。

    林深调出这些席位的历史操作记录,发现买二的机构席位在过去三个月里,每逢华创科技大跌便逆势加仓,累计持仓已超过流通股的8%——这不是普通的机构,分明是主力的暗桩。

     笔记本上的字迹越来越密,他开始绘制主力行为矩阵图:横向标注时间轴,纵向列出量能、价格、盘口、席位四大维度,每个节点都用不同颜色的符号标记。

    当这些符号连成线时,一幅清晰的主力作战图逐渐显现:从上市首日的暴力吸筹,到近期的横盘震荡洗盘,再到今日的试盘动作,主力正在完成"建仓-洗盘-试盘"的三阶段布局,而启动点,很可能就在下周。

     四、量价背离的死亡交叉?不,是黄金坑 傍晚六点,夕阳将K线图染成琥珀色。

    林深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起身给自己倒了杯威士忌。

    玻璃杯中冰块碰撞的声响,让他想起离婚那天前妻摔碎的相框——那时他以为输掉的是婚姻,后来才知道,输掉的是对市场的敬畏。

     手机再次震动,老章发来一段语音:"注意MACD的死叉信号,会不会是陷阱?"林深重新坐回电脑前,调出技术指标:MACD双线在零轴上方形成死叉,按教科书理论,这是标准的卖出信号。

    但他的目光却落在下方的成交量柱上:死叉出现时,成交量同比萎缩30%,而股价仅微跌1.2%——这是典型的"价跌量缩",说明主力并未出货,只是借技术指标洗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姜还是老的辣。

    "他打字回复,"死叉是假,黄金坑是真。

    主力想让散户看到的,永远是他们想呈现的画面。

    "想起三年前在鼎盛新材上被MACD金叉诱多的教训,他此刻的判断多了几分狠辣。

    真正的交易者,不该被指标牵着走,而要成为指标的设计者——主力既然能用资金画出漂亮的K线,他就能用逻辑拆解这些美丽的陷阱。

     五、凌晨两点的暗战 午夜时分,林深仍在复盘。

    他调出华创科技的股东名册,逐页比对三个月来的持股变化: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某私募基金的持股比例从2%悄然增至6.8%,而该基金的掌舵人,正是当年在鼎盛新材设局的幕后玩家之一。

    这个发现让他后颈发凉——原来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主力在更高维度上的降维打击。

     "你以为是新战场,其实是老猎人的围猎场。

    "他对着屏幕自言自语,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该基金旗下其他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