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高级洋员
关灯
小
中
大
日意格自幼家境贫寒,勤奋好学。
他涉猎颇广,尤其对造船、驾驶深感兴趣,后成为法国海军一名年青的上尉军官。
1862年1月日意格在上海与英、法两国领事及清苏松太道吴煦会商上海防务,对付太平军。
5月日意格参加了攻陷宁波之战。
当年7月,日意格会同法国海军军官勒伯勒东等募华勇1000人(后增至3000人),组成中法混合军,名为“常捷军”(又称“信义军”、“花头勇”)。
由法**官任教练,日意格任帮统,协助清浙江巡抚左宗棠镇压太平军,由此与左宗棠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
1863年左宗棠开始酝酿设厂造船,就经常与日意格和另一法**官德克碑商讨造船事宜。
左宗棠在国内没有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才条件下开办近代造船工业,只有依赖外国帮助。
当时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处于很不利的境地,左宗棠主张给洋人以优厚的报酬,聘用他们为中国服务。
左宗棠在实行建厂计划中,坚决反对英国人插手和抵制他们的控制企图,而是想通过日意格和德克碑,争取得到法国官方的支持。
英国人对此十分恼火,散布流言,指责日意格想把法国卷入到中国一个有风险的计划中去,致使法国决策人士产生了“船厂的冒险失败会给法国带来麻烦”的担忧。
他们不但不支持中国造船厂的计划,甚至要撤销日意格和德克碑的官方职务。
日意格据理力争,通过多种渠道阐明与中国进行合作有助于法国的利益。
他首先争取到了海军界的理解和支持,进而直接上书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
拿破仑三世对中法合作的船政发生了浓厚兴趣,专门接见了日意格等人,“谕令监督用心办理,并沐恩典,传谕各部尚书大臣,咨行驻扎中国提督,随时照应”,并颁发勋章以示奖励。
通过日意格的一系列活动,法国政府改变了不支持中国办船厂的态度,同意日意格以官方身份参与福建船政工作,准予派遣技术人员及出口机器设备。
船政聘日意格担任正监督,并不仅仅因为他与左宗棠和首任船政大臣沈葆祯有较好的私人关系,也不仅因为他“深知中国文字言语,且礼数、工牍亦所熟谙,不须言凭通事,字凭翻译”,更主要的是看中了他是一个“当时愿意与中国保持合作,而不是采取敌视态度的法国人”。
日意格尽管出身于法国海军,与中国官员交往中并未显露太多的殖民主义者色彩,且办事热心,很为左、沈赏识,故让他出任正监督,而军衔比他高的另一法**官德克碑,则任副监督。
船政与日意格有明文约定,所有洋员须听命于船政中方最高负责人。
日意格也明确表示:“我们来为中国政府工作,我们没有放弃我们作为法国臣民的权力,但我们不再寻找通常已到这些国家居住的法国人的那些条件(指领事裁判权)。
”这种态度排除了船政早期雇佣的外国人员借助当时不平等条约而不服约束的可能性。
身为船政总监督,日意
他涉猎颇广,尤其对造船、驾驶深感兴趣,后成为法国海军一名年青的上尉军官。
1862年1月日意格在上海与英、法两国领事及清苏松太道吴煦会商上海防务,对付太平军。
5月日意格参加了攻陷宁波之战。
当年7月,日意格会同法国海军军官勒伯勒东等募华勇1000人(后增至3000人),组成中法混合军,名为“常捷军”(又称“信义军”、“花头勇”)。
由法**官任教练,日意格任帮统,协助清浙江巡抚左宗棠镇压太平军,由此与左宗棠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
1863年左宗棠开始酝酿设厂造船,就经常与日意格和另一法**官德克碑商讨造船事宜。
左宗棠在国内没有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才条件下开办近代造船工业,只有依赖外国帮助。
当时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处于很不利的境地,左宗棠主张给洋人以优厚的报酬,聘用他们为中国服务。
左宗棠在实行建厂计划中,坚决反对英国人插手和抵制他们的控制企图,而是想通过日意格和德克碑,争取得到法国官方的支持。
英国人对此十分恼火,散布流言,指责日意格想把法国卷入到中国一个有风险的计划中去,致使法国决策人士产生了“船厂的冒险失败会给法国带来麻烦”的担忧。
他们不但不支持中国造船厂的计划,甚至要撤销日意格和德克碑的官方职务。
日意格据理力争,通过多种渠道阐明与中国进行合作有助于法国的利益。
他首先争取到了海军界的理解和支持,进而直接上书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
拿破仑三世对中法合作的船政发生了浓厚兴趣,专门接见了日意格等人,“谕令监督用心办理,并沐恩典,传谕各部尚书大臣,咨行驻扎中国提督,随时照应”,并颁发勋章以示奖励。
通过日意格的一系列活动,法国政府改变了不支持中国办船厂的态度,同意日意格以官方身份参与福建船政工作,准予派遣技术人员及出口机器设备。
船政聘日意格担任正监督,并不仅仅因为他与左宗棠和首任船政大臣沈葆祯有较好的私人关系,也不仅因为他“深知中国文字言语,且礼数、工牍亦所熟谙,不须言凭通事,字凭翻译”,更主要的是看中了他是一个“当时愿意与中国保持合作,而不是采取敌视态度的法国人”。
日意格尽管出身于法国海军,与中国官员交往中并未显露太多的殖民主义者色彩,且办事热心,很为左、沈赏识,故让他出任正监督,而军衔比他高的另一法**官德克碑,则任副监督。
船政与日意格有明文约定,所有洋员须听命于船政中方最高负责人。
日意格也明确表示:“我们来为中国政府工作,我们没有放弃我们作为法国臣民的权力,但我们不再寻找通常已到这些国家居住的法国人的那些条件(指领事裁判权)。
”这种态度排除了船政早期雇佣的外国人员借助当时不平等条约而不服约束的可能性。
身为船政总监督,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