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赵桓的持久战

关灯
弱,无力收复燕云,居然靠着花钱,从大金手里赎买。

    如此懦弱无能,也配君临天下?” “彼时我燕云百姓,尚且心存幻想,以为大宋能振奋国力,保守燕云不失。

    我等也是尽心竭力,戍守燕云,抗击金国。

    可结果呢?张觉投靠大宋,舍命戍边,对抗金兵,他不敌战败,跑到燕山府,金人尾随而来,大宋居然历数张觉罪状,砍了他的头,献给金人,摇尾乞怜,无耻无德!” 吴孝民毫不客气道:“如今大宋诸公竟敢责骂在下,真是让人发笑!” 这番话让大宋群臣无不愤怒,却又无可奈何,收复燕云不得,出卖张觉,又被金人杀到眼前。

     就算巧舌如簧,也难以辩驳。

     就在大宋群臣集体无声的时候,赵桓突然笑了。

     皇帝陛下看了看满朝诸公,“卿等一肚子诗书,辩才无双,此刻为什么说不出什么呢?”赵桓笑道:“要朕说,道理也简单,因为他说的不算错,纵然是歪理,可毕竟也占着一点道理。

    ” 赵桓缓缓起身,叹道:“说到底,是我赵家皇帝不争气,没能光复燕云,一统九州。

    二百年分隔下来,就算是一家人,也早就没什么亲情可言。

    不管是忠心契丹,与故国同生共死,还是另寻新主,择主而仕,也都是理所当然。

    ” 赵桓冲着吴孝民一笑,“朕不是你的君父,你也不是大宋的臣子,萍水相逢,只能祝愿你升官发财,封妻荫子了。

    ” 吴孝民嘴角抽搐,在他的构想中,大宋皇帝不是该气急败坏,跳着脚痛骂吗?又或者卑躬屈膝,祈求议和? 不管怎么样,都不该这么冷静啊?这不对劲儿! “外臣多谢官家美意,外臣是奉了太子郎君的命令,想要和大宋议和的。

    ” “不必了。

    ”赵桓直接道:“朕不想议和!” “不想?”吴孝民不解道:“官家,我大金雄兵已经渡过黄河,汴梁近在咫尺,破城就在旦夕之间。

    我家太子郎君有好生之德,所以才派外臣过来,给大宋君臣一条活路。

    这是我家太子郎君的美意,官家可要仔细权衡啊!” 赵桓摇头,“的确是美意!十几万大军,深入大宋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真是有好生之德!” 赵桓的面色渐渐严峻,冰冷如霜。

     “你回去告诉你的主子,念在他一番美意之上,日后大宋雄兵出塞,犁廷扫穴的时候,朕也会派遣使者,给他一个投降的机会!” 什么! 吴孝民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没听错吧? 这位皇帝陛下是不是被吓得糊涂了? 现在是金国大军南下,直逼京城,不是你大宋出师北伐,难道连强弱之势都看不明白吗? “官家,莫非你一定要生灵涂炭不成?”吴孝民阴森森问道。

     赵桓朗声一笑,根本没搭理他,而是看着自己的群臣。

     “你们刚刚义愤填膺,朕觉得大可不必,扪心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