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成祖(大结局)

关灯
倾尽所有,累死在路上的民夫青壮,写宁死不降的河东义士。

     赵桓写了很多很多,根据统计,赵官家在退位之后,著书超过了三千万字。

     毫不夸张讲,赵桓绝对是写书最多的皇帝了。

     而且自从赵桓开始,原本纪传体的史书模式被抛弃了,史册不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家事,而是讲目光落在了普通人身上。

     贩夫走卒,成了书中的主角。

     由于赵桓的提倡,在戏台上。

    出现了许多以普通人为主角的戏曲,堪称佳作不断。

     有写农村少年从军报国的,有写青楼女子摆脱魔窟的,有写老兵回乡,造福一方的。

     赵桓的努力不只是提升了普通人的地位,也大大鼓舞了天下百姓。

     在这段时间里,不断涌现新的技术,江南的纺织突飞猛进,号称衣被世界。

     北方的采掘冶金,还有机械制造,交通运输,都在快速发展。

     蒸汽机早有人发明出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已经到了第四代,传说中的火车也开始了试运行。

     一切都堪称日新月异,进展神速。

     似乎在靖康盛世之后,大宋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巅峰……海外诸国,多如牛毛的外人,来到了大宋。

     倭国,美洲,非洲,一船一船的金银,潮水般涌入。

     整个大宋的财富就像是吹气一样,膨胀起来。

     有些经过丰亨豫大时期的老人,回忆起来都说大宋的繁华,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初。

     不说别的,光是各地的马球队,就有几百家之多,其中有二十四支球队,堪称大宋的最高水平。

     每年轮流在京师、开封举行马球比赛。

     每一场都有几万人观看,到了决赛,甚至会超过十五万……报纸连篇累牍,赢得比赛的球队,立刻成为天下闻名的人物,名利双收,风光无限。

     整个天下,呈现出来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让人痴迷。

     目睹这一切的赵官家,并不是那么乐观,相反,他太了解一个道理了,就叫做物极必反。

     “人老了,就喜欢操心。

    这是咱们皇家的产业。

    ” 赵桓将厚厚的几十卷文书,摆在了赵谌面前。

     “其中皇宫,行在,围场,别墅……这些都是朝廷的,不算是皇家的。

    宫里的名画,摆件,名贵的首饰珠宝,也是一样,不能算到私人的手里。

    ” 赵桓算了算去,最后拿出了一卷清单,递给了赵谌。

     “我计算过了,属于咱们的私产有三百万贯左右,这是我积攒的。

    其中七成拿去交给户部,剩下的给你,还有你的弟弟妹妹分了,我这个当爹的,也就算是尽心了。

    ” 赵谌愣住了,太上皇给户部送钱,这有点不合规矩啊? “父皇,这是您老辛辛苦苦积攒的,算作内帑,如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