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活僵

关灯
刘六六的解释还算合理。

     这种流动的戏班子虽然在现代已经少了很多,但季鲤以前做民俗研究在各地采风时见过不少。

     戏班子也称“江湖班”、“草台班”、“野戏班”,是传统戏曲中最接地气、最漂泊也最坚韧的一群人。

     他们不依附固定剧场,依靠一辆或几辆大车、几条船、甚至肩挑人扛,装载着简陋的行头、道具、乐器和全部家当,像候鸟一样,追随着节令、庙会、集市和乡间的红白喜事,行走在城镇乡野之间。

     算是很有民俗特色的组织。

     在古时候,因为封建愚昧,科技不发达等等原因,为了自保和保持神秘感,戏班子内部有独特的规矩、行话、等级制度和紧密的互助关系,甚至还会一些奇怪的术法幻术和江湖杂技。

     这样的戏班子往往聚集了不少江湖上的能人异士。

     成员通常身兼数职,会的演出剧目丰富多样,能根据观众口味、场地条件、甚至天气状况随时调整。

     但同时他们的收入微薄且不稳定,依赖“包场”,如庙会、祠堂、富户包场,或者“散座”,即观众零散购票或凑份子钱。

     所以戏班子会经常主动打听消息来找活做。

     “那等到家了见到管家再谈吧。

    ” 季鲤语气沉稳的开口道。

     按照记忆,江家的老宅里还有一位年迈的管家管事,而江怀远的父母和其他大多数的江家人一样,都是呆在省城做生意,并没有回来。

     “好嘞。

    ” 刘六六甩了个空鞭催促了下拉车的黑驴,又看了眼远处的天色。

     日头渐沉,暮色渐渐开始蔓延。

     黑驴的毛色在夕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它微垂着头,耳朵随着步伐轻轻晃动,颈下悬挂的小铜铃也随之发出“叮当、叮当”的细碎清音。

     看起来灵性十足。

     “对不住啊少爷!”刘六六突然回过头来,脸上堆满了歉意,“这铁皮包木轮子走不得急路,稍微颠狠点,我这吃饭的家伙怕就得散架。

    ” “照这架势,摸到关村门口,怕是快天黑了……让您受累,真是罪过啊。

    ” 歉意的话转得比马车轱辘还快,他立马就坡下驴,语气又热情起来: “少爷您好些年没回来了,正好这路上我给您说说关村最近的事解解乏。

    ” “我虽说不是本地人,但也在县城扎扎实实地待了个把月,方圆几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