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初露锋芒

关灯
邺城,冀州牧府邸议事堂内。

     巨大的青铜灯树将室内映照得亮如白昼,代表冀、并、徐三州的巨大沙盘占据了大堂中央,山川河流,城池关隘,纤毫毕现。

    沙盘之上,象征各方势力的旗帜星罗棋布:代表我方的赤旗已插满冀、并二州;象征曹操的黑色旌旗牢牢占据兖州及豫州大部,并向徐州延伸;代表袁术的暗黄色旗帜盘踞淮南;象征袁绍势力的东北方向,青、幽二州则是白色的小旗;而遥远的西方,代表混乱长安的李傕、郭汜等西凉诸将的杂色旗帜,则显得格外刺眼。

     我端坐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木扶手,目光在沙盘上各方势力间巡梭。

    占据三州之地,看似疆域辽阔,兵精粮足,实则强敌环伺,根基未稳。

    尤其是长安方向那面代表着至高皇权的“汉”字破旗,尤为吸引我的视线,也牵动着在座所有人的神经。

     此时,大家济济一堂。

    文臣一侧,新晋军师祭酒郭嘉居于首位,他依旧是一身素净的宽袍,此刻正斜倚着凭几,指尖把玩着一枚温润的黑玉棋子,眼神似闭非闭,仿佛神游物外,却又似将整个沙盘尽收眼底。

    其旁是面色沉凝、目光如炬的田丰,以及须发微霜、气质沉稳的沮授。

    这三位,便是如今支撑我三州军政的智囊砥柱。

     武将一侧,更是将星云集,气势逼人。

    银甲白袍、英姿勃发的赵云按剑立于我身侧,如同守护神只。

    其下是面容刚毅、目光锐利的张任;气度沉稳、有大将之风的张辽;英武挺拔、锋芒内敛的张合;以及雄壮如铁塔、不怒自威的徐晃。

    再后是忠心耿耿、面容坚毅的陈到;魁梧雄壮、声若洪钟的周仓;以及虽稍显粗犷但战意昂扬的裴元绍。

    这八员大将,或沉稳如山,或锐利如枪,或厚重如岳,汇聚一堂的杀伐之气,让整个议事堂内充满了紧张的气息。

     “诸位!”我沉声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堂内回荡,压下了所有细微的声响,“今日召集诸位,只议一事:如何破局,救天子于危难!” 我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沙盘西端那混乱的长安:“汉室倾颓,天子蒙尘,困于豺狼之手,已有多时!此乃我辈汉臣之耻,更是天下苍生之灾难!迎奉天子,重振朝纲,乃顺天应人之举,也是我等立足乱世、号令四方的唯一正途!然而,长安路远,李傕、郭汜凶顽,西凉诸将各怀鬼胎,如何破局?如何将天子安然迎出?请大家各抒己见!” 我顿了顿,手指重重敲在代表兖州曹操势力的黑色区域:“其次,曹操,世之枭雄!其志在鲸吞天下,岂容我坐拥三州,更兼奉迎天子之大义?其于兖、豫二州厉兵秣马,虎视眈眈!如何御之?如何确保我后方无忧,方能全力西向?” 话音落下,堂内一片沉寂,只有灯火的噼啪声和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位新晋的军师祭酒——郭嘉。

     郭嘉似乎终于从神游中归来。

    他懒洋洋地坐直了身体,将手中的黑玉棋子轻轻放在沙盘边缘,发出一声清脆的微响。

    他没有立刻去看长安,反而将目光投向了兖州,嘴角勾起一丝洞悉一切的淡笑。

     “主公所虑,切中要害。

    长安乃棋眼,曹操乃肘腋之患。

    二者,需同时考虑,一体解决。

    ”他的声音清越,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首先指向沙盘上代表曹操势力的黑色区域:“曹孟德,心腹大患也。

    然其新定兖州不久,吕布余患未清,豫州尚未完全消化,根基并非无懈可击。

    其欲攻我,必先稳固后方。

    同时需有足够借口,以免担上无故攻伐同僚、悖逆汉室之恶名。

    ” 郭嘉的手指在兖州与徐州、冀州的交界处缓缓移动:“因此,御曹之策,首在‘固守’与‘威慑’!” “其一,”他看向张合、徐晃,“儁乂(张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