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盘清家底

关灯
中期全国军户超三百万,到崇祯年间锐减过半。

    可眼前这组数字比史书更刺骨:一个边防百户所,竟只剩这么点战斗力。

     "匠户十二户,打铁补锅的手艺人。

    "范钧翻着册子,笔尖在宣纸上勾画阡陌图,"东南角那片水田倒是肥沃,可惜去年被海水倒灌了......"他突然顿住,抬头看见李勇阴沉的脸,慌忙改口:"现存可耕地二千二百亩,银两五千五百一十五两......粮三千二百石......" 李勇盯着宣纸上的墨迹,突然发现范钧的手在抖。

    那双给他换过尿布的手,如今连炭笔都握不稳了。

    窗外北风呼啸,卷着冰碴子打在窗纸上,像无数细小的牙齿在啃噬这座摇摇欲坠的卫堡。

     "范叔,你老了!"李勇突然开口,"油灯爆了个灯花,映得范叔脸上忽明忽暗。

    老管家颤抖着点头,浑浊的眼里突然闪过一丝光——少爷就像二十年前,他跟着老百户第一次出征时的模样。

     李勇叹了口气:"范叔,给咱算笔明白账,这卫所一年能剩几个子儿?" 范叔枯枝般的手指在算盘上噼啪作响:"回少爷,主要进项来自租金。

    上等水田每亩产二石,六成收租约莫2700石,十三户穷鬼拖了300石,实收2400石,折银2500两。

    "他顿了顿,"松江府和卫城四间旺铺,一年进账300两;府上派的保乡银650两;匠户打铁补锅挣150两,总共......" "3600两。

    "李勇替他说了,手指在炕沿敲着算盘珠子响。

     "开销也不小。

    "范钧老脸皱成核桃,"耕牛种子100两,家丁饷银300两,置办物料100两,家里嚼用150两,给千户大人和府衙的年贡......"他喉结动了动,"少说500两,杂七杂八再加50两,统共1000两。

    "算盘珠子哗啦一响,"结余2600两。

    要是像前年李老百户带人跟倭寇拼命......能余千两" "打住!"李勇摆手,"这剥削军户的买卖,一年到头也就千把两银子?"他掰着手指头算,"一两银子换300块人民币,满打满算四十万出头?"突然觉得索然无味,老天爷啊,这破卫所穷得连老鼠都得自带干粮!"我晓得了。

    " 窗外北风卷着冰碴子砸在窗纸上,范叔盯着自己颤抖的手——这双手给李家管了三代账,如今连算盘珠子都快拨不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那粗糙的麻布短衣摩擦着案几上的算盘珠,发出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