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京师市场

关灯
走去。

    其他搬运工紧随其后,有的两人合力搬运大型货物,有的则弯腰搬起较小的包裹。

     内河沙船早已静候多时,船工们稳立船头,随时准备迎接。

    一旦货物被搬运上沙船,他们便迅速而熟练地将它们安置妥当。

    码头边,人群络绎不绝,搬运工们穿梭其间,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却在忙碌中展现出无限活力。

    不久,福船上的大部分货物都被安全转运到了沙船上,准备启程前往新的目的地。

    沙船将在24小时内,沿着海河逆流而上航行120里,随后进入北运河继续前行80里,迅速抵达金山在通州的专属码头和仓库。

    不论白昼还是黑夜,货物将立即转运至京师的店面。

    陈飞不断向大家强调,时间就是金钱,这是李勇这个奸商在金山的口头禅之一。

     在这个被称作京师的地区,市场呈现出一种畸形消费现象,消费者都对奢侈品情有独钟。

    在这里,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无关,只与奢侈程度成正比。

    无论是什么样的奢侈品,只要它“贵”,“足够的贵”,就一定会“大卖”。

    比如,品质最上乘的华子香烟,价格竟然高达一两银子一包,是因为其包装奢华至极?十两银子才能买到一条!仿佛包装就是身份的象征。

    而宫廷玉液酒,价格更是令人咋舌,10两银子一瓶,不打折。

    如果是水晶玻璃瓶包装,得加钱,额外支付3两银子。

    不仅如此,那些精美的玻璃器皿、色彩斑斓的香水和化妆品,只要价格高得离谱,就对了。

    在定价上,陈飞已经麻木的,直接按正常价格溢价三倍,如果不这样,反而还要滞销,真象后世的法国、意大利的香水、包包和皮具,按国产同类产品价格后面加两个零,卖场门口必须排队等待后,才可入内。

    最近,第二批韵雨鞋业的真皮皮鞋和馨玉内衣推出的彩棉内衣,尽管陈飞在定价时咬牙切齿,标出了比金山原价后面加了一个零,这些商品依然被一抢而空,他们对这些商品的渴望,远远超过了对价格的顾虑。

     陈飞和陈子龙两人,进京不到一年,自以见多识广,但面对眼前的景象,他们仍然感到头皮发麻,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在这繁华的京师之中,银子仿佛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其价值似乎与它的数量成反比。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种现象,让人不禁想起了那句古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金山的产品确实拥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无论是从技术先进性、产品质量还是包装的精美程度来看,在整个大明帝国,它们都可以说是“顶流”,没有竞争对手。

    正是这种稀有性和卓越的品质,使得金山的产品价值倍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