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官商合作:承接官府紧急军粮运输

关灯
扬州城笼罩在厚重的铅灰色云层下,天元镖局议事厅的铜铃突然爆豆般急响,震得梁上悬挂的《千字文》竹简簌簌颤动。

    林远握着羊毫的手猛然收紧,墨汁在"地"字头粮食账册上晕开一团乌云——老周撞开雕花木门时,蓑衣上滴落的雨水在青砖地面蜿蜒成河,腰间别着的火漆筒随着剧烈喘息发出碰撞声。

     "掌柜!漕运衙门八百里加急!"老周将染着泥污的文书拍在案头,朱批的"十万火急"四字几乎要冲破宣纸,"蓟州总兵急报,鞑靼三万铁骑突破古北口,朝廷严令三日内筹集五千石军粮,经陆路直抵前线!" 林远的瞳孔骤然收缩,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佩。

    这枚温润的和田玉曾是上任漕运使赠予的信物,此刻却烫得灼手。

    他的目光扫过墙上巨大的大明物流沙盘,用朱砂标记的徐州、济南等驿站在阴暗中泛着血色,而连接扬州与蓟州的官道,正被梅雨季节的蓝色绸带层层覆盖——那是标注着"道路泥泞"的特殊标识。

     "传我命令!"林远猛地起身,檀木座椅在青砖地面划出刺耳声响,"启动战时应急机制!所有分号管事、账房先生、护镖教头,一刻钟内必须到齐!"他抓起案头的狼毫,在空白宣纸上力透纸背地写下"战字零壹号",又取出珍藏的御用朱砂,在编号旁重重画上三道斜杠,"看到这标记了吗?遇到任何阻拦,直接出示戚继光将军的密令火牌!" 半个时辰后,天元码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沸腾。

    特制的军粮麻袋在新搭建的三层木制传送带上如流水般移动,二十名伙计手持刻着"战"字的活字,在飞溅的墨汁中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林远亲自守在火漆封印台前,看着熔金般的赤色火漆缓缓注入模具——这次的火漆经过七次改良,除了朱砂和金粉,还混入了只有宫廷才有的龙脑香,冷却后的封印不仅泛着威严的光泽,更暗刻着北斗七星的防伪图案。

    当最后一滴火漆凝固时,林远举起青铜放大镜仔细查看,确保每个封印边缘都压印着微型千字文,这些需要在阳光下特定角度才能看清的文字,如同加密的密码守护着军粮安全。

     "每十袋为一伍,伍长配备特制腰牌!"林远将黄铜腰牌拍进壮汉掌心,金属表面凸起的盲文地图触感清晰可辨,"摸到这个山形纹路代表徐州驿站,水波纹是济南。

    遇到突发状况,立刻放飞红色信鸽!"他掀开特制的鸽笼,信鸽羽毛经过三层防水油脂处理,在昏暗的天光下泛着诡异的蓝光。

    每只信鸽脚上的竹筒都采用双层密封设计,内层裹着浸过矾水的密信,只有遇水才会显现出用特殊墨汁书写的编号和指令。

     当第一支运粮车队驶出扬州城时,林远站在箭楼上望着绵延十里的长龙。

    车队最前方的三辆马车装饰着戚继光亲赐的虎头旗,车厢底部暗藏机关——拉动特定的铜环,车厢板会瞬间翻转,露出里面排列整齐的强弩。

    他暗中调集的二十名精锐镖师已提前出发,这些人腰间藏着改良版的"震天雷":陶罐内不仅装满火药和铁砂,更增设了三重触发机关——绊索、压簧、拉环,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靠近,都能引发致命爆炸。

     果不其然,车队行至宿州地界,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