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雪夜驰援:雪橇车运送边疆急件
关灯
小
中
大
发明了温差预警系统。
竹筒内的硝石与朱砂混合物被蜂蜡密封,一旦温度骤降,硝石结晶就会推动竹筒内的浮标上升,触动顶部的铜铃。
同时,他改造信鸽笼,青铜外壳内置微型硫磺炉,通过杠杆机关控制——当笼内温度低于五度,硫磺块自动点燃,火焰通过铜管为鸽笼供暖。
破晓时分,十辆雪橇车在冀州城外列阵。
每辆车套着两匹蒙古马,马身上的防寒马甲经过七次改良:内层狐狸毛贴身保暖,中层柳絮填充隔热,外层蜂蜡防水,最外侧还缝制了可拆卸的狼皮披风。
林远腰间别着的牛皮卷轴里,手绘地图标注着每一处雪崩高发区、暗河位置和牧民补给点,甚至细致到不同坡度的滑行速度建议。
出发前,他亲自检查每辆车的应急装备:车厢夹层藏着可拆卸的木质冰爪、百十米长的蚕丝绳索,车夫座位旁的铜盒里装着用野猪鬃毛制作的防冻火折子。
车队刚驶入雾灵山,暴风雪便如猛兽般袭来。
林远手持青铜司南,结合自制的方位校准器——一个刻满星宿图的旋转铜盘,通过观测北极星位置修正方向。
突然,前方雪橇车的雪深探测杆传来三声急促铃响,他立即挥鞭:"全体下车!铺设木板!"伙计们从车厢夹层抽出浸过桐油的防滑板,这些木板表面布满交错的狼牙纹,下方装有可折叠的金属支架。
他们以惊人的速度拼接出临时栈道,雪橇车借着马匹的冲力,在雪地上划出长长的冰痕疾驰而过。
入夜后,能见度不足五步。
林远掏出冰镜——涂满猪脂的青铜片能反射微弱星光。
当镜中出现异常光晕时,他立刻判断西北方存在冰瀑:"三里外有冰瀑,全体右转!"他撕下衣襟蘸取萤石粉,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矿石在日光下吸收能量,能在黑夜持续发光六个时辰。
他在木板上画出冰瀑警示符号,用铜钉钉在路旁,每个钉子都缠着红色布条,在风雪中如泣血的眼睛。
第二日黎明,妫川河谷的冰面突然发出令人牙酸的爆裂声。
领头雪橇车的滑板刚刚探入裂缝,林远已甩出五尺长的铁爪绳。
这根绳索由九股精铁与蚕丝绞合而成,末端的倒钩经过特殊淬火处理,能轻松嵌入岩石。
"所有人抓稳!"他大喝一声,同时挥鞭抽打马匹。
雪橇车在冰面上划出半弧,就在车身即将坠入裂缝的瞬间,铁爪绳猛地绷紧,将整辆车硬生生拽向对岸。
飞溅的冰碴如暗器般划破车夫脸颊,却无人发出一声惊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临近宣府时,鞑靼游骑的马蹄声如闷雷般由远及近。
林远掀开马车暗格,取出改良版诸葛连弩。
这种弩机经过十七次调试,采
竹筒内的硝石与朱砂混合物被蜂蜡密封,一旦温度骤降,硝石结晶就会推动竹筒内的浮标上升,触动顶部的铜铃。
同时,他改造信鸽笼,青铜外壳内置微型硫磺炉,通过杠杆机关控制——当笼内温度低于五度,硫磺块自动点燃,火焰通过铜管为鸽笼供暖。
破晓时分,十辆雪橇车在冀州城外列阵。
每辆车套着两匹蒙古马,马身上的防寒马甲经过七次改良:内层狐狸毛贴身保暖,中层柳絮填充隔热,外层蜂蜡防水,最外侧还缝制了可拆卸的狼皮披风。
林远腰间别着的牛皮卷轴里,手绘地图标注着每一处雪崩高发区、暗河位置和牧民补给点,甚至细致到不同坡度的滑行速度建议。
出发前,他亲自检查每辆车的应急装备:车厢夹层藏着可拆卸的木质冰爪、百十米长的蚕丝绳索,车夫座位旁的铜盒里装着用野猪鬃毛制作的防冻火折子。
车队刚驶入雾灵山,暴风雪便如猛兽般袭来。
林远手持青铜司南,结合自制的方位校准器——一个刻满星宿图的旋转铜盘,通过观测北极星位置修正方向。
突然,前方雪橇车的雪深探测杆传来三声急促铃响,他立即挥鞭:"全体下车!铺设木板!"伙计们从车厢夹层抽出浸过桐油的防滑板,这些木板表面布满交错的狼牙纹,下方装有可折叠的金属支架。
他们以惊人的速度拼接出临时栈道,雪橇车借着马匹的冲力,在雪地上划出长长的冰痕疾驰而过。
入夜后,能见度不足五步。
林远掏出冰镜——涂满猪脂的青铜片能反射微弱星光。
当镜中出现异常光晕时,他立刻判断西北方存在冰瀑:"三里外有冰瀑,全体右转!"他撕下衣襟蘸取萤石粉,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矿石在日光下吸收能量,能在黑夜持续发光六个时辰。
他在木板上画出冰瀑警示符号,用铜钉钉在路旁,每个钉子都缠着红色布条,在风雪中如泣血的眼睛。
第二日黎明,妫川河谷的冰面突然发出令人牙酸的爆裂声。
领头雪橇车的滑板刚刚探入裂缝,林远已甩出五尺长的铁爪绳。
这根绳索由九股精铁与蚕丝绞合而成,末端的倒钩经过特殊淬火处理,能轻松嵌入岩石。
"所有人抓稳!"他大喝一声,同时挥鞭抽打马匹。
雪橇车在冰面上划出半弧,就在车身即将坠入裂缝的瞬间,铁爪绳猛地绷紧,将整辆车硬生生拽向对岸。
飞溅的冰碴如暗器般划破车夫脸颊,却无人发出一声惊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临近宣府时,鞑靼游骑的马蹄声如闷雷般由远及近。
林远掀开马车暗格,取出改良版诸葛连弩。
这种弩机经过十七次调试,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