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尸毒惊魂

关灯
悬壶居的书房里,空气似乎比往日更沉凝几分。

    昨夜书房搏杀的痕迹虽已清理,但那丝若有若无的古墓土腥气和罂粟雪茄的甜腻余味,如同看不见的蛛网,依旧萦绕在朱振华的感知里。

    阿香嫂带来的关于赵天雄与“外江佬”合谋、以风水局和慢性药谋害唐鹤年的消息,更是在他心头压上了一块巨石。

     赵天雄,这个名字如同一条潜伏在宋城阴影里的毒蛇,终于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那些“外江佬”,那些带着古墓土腥味的刺客,无不指向一个庞大而危险的暗网。

    朱振华坐在书案后,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腕间那团金色的光晕随着他心绪的翻涌,流转的速度也快了几分。

     “朱大哥,”周小芸端着一杯刚沏好的清茶走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案上,看着朱振华凝重的侧脸,轻声问道,“还在想阿香嫂说的事?唐老先生那边…” 朱振华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眼底的锐利:“赵天雄布的是死局,慢性毒入髓,风水局锁魂。

    寻常手段,难解。

    ”他饮了一口茶,滚烫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却化不开心头的寒意。

    唐鹤年是他重要的贵人,更是他初入宋城立足的根基之一,于情于理,他都不能坐视。

     “那…那怎么办?”周小芸小脸微白。

     “等。

    ”朱振华放下茶杯,眼神深邃,“毒已入髓,非一时之功。

    对方既然用‘慢性药’,必有后续投毒的途径。

    唐老身边,或有内鬼。

    贸然点破,打草惊蛇,反而不美。

    需静待时机,一击必中。

    ”他需要更确凿的证据,更需要一个能彻底拔除病灶的机会。

    贸然行事,不仅救不了唐鹤年,反而可能将悬壶居也拖入万劫不复的漩涡。

     就在这时,朱振华放在书案上的手机震动起来。

    屏幕上显示着一个名字:钱万钧。

     朱振华眼中闪过一丝微讶。

    钱万钧,宋城有名的地产新贵,身家丰厚,性格豪爽中带着几分附庸风雅的执拗,尤其痴迷古董收藏。

    前些日子他突发急性痛风,疼得寸步难行,是朱振华以银针配合特制汤药,三日内便让他行动如常,因此对朱振华感激非常。

     “喂,钱老板。

    ”朱振华接通电话。

     电话那头立刻传来钱万钧标志性的大嗓门,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朱神医!哈哈,打扰了打扰了!有好事,天大的好事!我这刚收了几件了不得的‘生坑’货!绝对的开门老物件!刚出土,还带着地气儿呢!我第一个就想到您了!您可是高人,帮我掌掌眼,顺便也给这几件宝贝驱驱晦气,开开光?您放心,润格绝对包您满意!” “生坑”?刚出土?朱振华眉头几不可察地一皱。

    古墓出土的陪葬品,往往带着深埋地下的阴寒秽气和不祥。

    尤其是那些匆忙盗掘、未经妥善处理的“生坑”货,更是邪祟滋生的温床。

    他本能地想要拒绝,但转念一想,钱万钧在宋城人脉颇广,与唐鹤年也多有往来,或许…能从他口中旁敲侧击些关于唐家近况的信息? “钱老板客气了。

    掌眼不敢当,看看可以。

    ”朱振华声音平静。

     “太好了!您这就过来?我派车去接您!”钱万钧喜出望外。

     “不必,我自己过去。

    ”朱振华挂了电话。

     “朱大哥,您要去钱老板那里?”周小芸有些担忧,钱万钧痴迷古董是出了名的,但“生坑”的东西,总让人觉得心里发毛。

     “嗯,去看看。

    ”朱振华站起身,“你在家守着,若有急症,按老规矩处理。

    ” “知道了,您小心些。

    ”周小芸点头。

     钱万钧的别墅位于宋城东郊的“紫云山庄”,依山傍水,极尽奢华。

    朱振华刚下车,就看到钱万钧腆着微凸的肚子,满面红光地亲自迎了出来。

     “朱神医!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快请进快请进!”钱万钧热情地握住朱振华的手,用力摇晃。

     步入别墅,一股浓重的“富贵气”扑面而来。

    巨大的水晶吊灯,鎏金的欧式家具,墙上挂着价值不菲的油画。

    然而,在别墅深处,却另辟了一间风格截然不同的中式书房。

    红木博古架占据了整面墙壁,上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瓷器、玉器、青铜器,灯光特意调得有些幽暗,营造出一种古意盎然的氛围。

     书房里已经坐着几个人。

    一个是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瘦高中年人,姓吴,是宋城博物馆的资深研究员,也是钱万钧重金聘请的私人顾问。

    另一个是穿着对襟唐装、留着山羊胡的老者,姓孙,据说是南方某地有名的风水师,精于为器物“开光净晦”。

    还有两个年轻些的,像是钱万钧的助理。

     “来来来,朱神医,给您介绍一下!”钱万钧拉着朱振华,语气炫耀,“这位是市博的吴教授,真正的专家!这位是孙大师,南派风水高人!今天咱们来个群英会,一起品鉴我这新得的宝贝!” 吴教授推了推眼镜,矜持地朝朱振华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和不易察觉的轻视。

    他听说过这位“朱神医”的名头,但在他看来,医术和古董鉴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

    孙大师则捋着山羊胡,眯着眼打量了朱振华一番,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神情高深莫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钱老板,您就别卖关子了,快把宝贝请出来吧!”吴教授显然对朱振华没什么兴趣,催促道。

     “对对对!”钱万钧搓着手,兴奋地像个孩子。

    他亲自走到一个覆盖着厚重绒布的大托盘前,小心翼翼地掀开。

     灯光下,三件器物呈现在众人眼前。

     第一件,是一尊唐三彩仕女俑。

    仕女体态丰腴,面容圆润,梳着高髻,身着色彩斑斓的襦裙,釉色流淌自然,在幽暗灯光下散发着温润内敛的光泽,栩栩如生,透着一股盛唐的雍容气度。

    仕女嘴角似乎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

     第二件,是一件汉代谷纹青玉璧。

    玉质温润细腻,色泽青白,通体雕刻着饱满的谷纹,排列规整,线条流畅,包浆浑厚自然,散发着温润祥和的气息。

     第三件,是一尊造型奇特的青铜兽尊。

    兽形似虎似豹,蹲踞于地,背上有盖,兽口大张,似为流口。

    兽身布满古朴的雷纹和蟠螭纹,铜锈斑驳,透着一股苍凉神秘的远古气息。

     “嘶——好东西啊!”吴教授第一个凑了上去,戴上白手套,拿起放大镜,对着那尊唐三彩仕女俑细细观摩起来,口中啧啧有声:“釉色饱满,开片自然,胎质坚实…典型的盛唐风格!尤其是这仕女的神态,丰腴而不失灵动,难得!难得!” 孙大师则踱步到那件汉代玉璧前,伸出枯瘦的手指,隔空虚点着玉璧,闭目凝神片刻,缓缓道:“此璧玉质上乘,谷纹饱满,蕴含大地生发之气,乃聚财纳福、镇宅安邦的吉器。

    稍加净化,可为主人增福添寿。

    ”他语气笃定,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钱万钧听得心花怒放,目光热切地看向朱振华:“朱神医,您看?我这三件宝贝,可还入得了您的法眼?”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朱振华身上。

    吴教授眼中带着考校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