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冯澥罢官
关灯
小
中
大
。
他现在终于明白,自己被古装电视剧害惨了! 哪有皇帝来一句拖出去斩了就能斩的? 简直没有脑子。
现在禁军基本都在外城驻守,随时应对金人的进攻,皇宫里能调动的也就殿前司里一两个班直。
他们更不可能过来直接斩首一位宰执。
就算有皇命又如何? 规矩就是规矩,朝廷上不能见血。
更何况是宋朝,罪恶如六贼之流,开封人人喊打,最后也是流放,贬死途中。
哪有朝廷上直接砍死的? 拖出午门打屁股或是斩首,都是明清才有,对于此时的宋来说,那是极不尊重国家官员,和蔑视“礼”的行为。
想要治罪一个朝廷大员,或者一个普通的小官员,且还想用上极刑,若不是他真的危害百姓,犯下谋逆大罪,基本不可能。
只动用普通的“死刑”,都必须要经过六个部门的核查,只有罪至于此才能施行。
神宗时期就有一件谋杀案,朝廷为此能争吵一年半载。
用极刑更是慎之又慎。
一切源于唐末藩镇割据,枉法杀人,法度失效,太祖太宗竭力恢复法治。
赵煊想随口就杀掉一个宰执,可能吗? 不可能,没有人同意,也不合法。
就算是皇帝也不行。
冯澥看见皇帝沉默,更加得寸进尺,他竟然脱下幞头,摆在大堂上。
两只长长的翅脚一弹一跳。
“陛下为何还不取我人头!” 他知道皇帝杀不了他,就是要顶撞到底,还能捞个好名声。
为了大宋嘛,我和议也能理解吧? 赵煊静静看着他。
皇帝没行动,站在两侧的东上合门使率先动嘴。
纠察百官礼仪,他们有责任训斥冯澥。
“此不合礼节,请相公把官帽戴好!” 谏官们再次出场,掌握着随便说话的权力,当然要跳出来,他们纷纷指责冯澥。
明明刚才还为他辩解。
赵煊算是知道了,他们不是为冯澥,而是为了维护“礼”。
冯澥这个行为非常危险,基本告别副相职位。
冯澥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皇帝表明了态度抗金,那他这个主张和议的副相也没有再待下去的必要,晚走不如早离开,免得双方都不开心。
免得最后养老的
他现在终于明白,自己被古装电视剧害惨了! 哪有皇帝来一句拖出去斩了就能斩的? 简直没有脑子。
现在禁军基本都在外城驻守,随时应对金人的进攻,皇宫里能调动的也就殿前司里一两个班直。
他们更不可能过来直接斩首一位宰执。
就算有皇命又如何? 规矩就是规矩,朝廷上不能见血。
更何况是宋朝,罪恶如六贼之流,开封人人喊打,最后也是流放,贬死途中。
哪有朝廷上直接砍死的? 拖出午门打屁股或是斩首,都是明清才有,对于此时的宋来说,那是极不尊重国家官员,和蔑视“礼”的行为。
想要治罪一个朝廷大员,或者一个普通的小官员,且还想用上极刑,若不是他真的危害百姓,犯下谋逆大罪,基本不可能。
只动用普通的“死刑”,都必须要经过六个部门的核查,只有罪至于此才能施行。
神宗时期就有一件谋杀案,朝廷为此能争吵一年半载。
用极刑更是慎之又慎。
一切源于唐末藩镇割据,枉法杀人,法度失效,太祖太宗竭力恢复法治。
赵煊想随口就杀掉一个宰执,可能吗? 不可能,没有人同意,也不合法。
就算是皇帝也不行。
冯澥看见皇帝沉默,更加得寸进尺,他竟然脱下幞头,摆在大堂上。
两只长长的翅脚一弹一跳。
“陛下为何还不取我人头!” 他知道皇帝杀不了他,就是要顶撞到底,还能捞个好名声。
为了大宋嘛,我和议也能理解吧? 赵煊静静看着他。
皇帝没行动,站在两侧的东上合门使率先动嘴。
纠察百官礼仪,他们有责任训斥冯澥。
“此不合礼节,请相公把官帽戴好!” 谏官们再次出场,掌握着随便说话的权力,当然要跳出来,他们纷纷指责冯澥。
明明刚才还为他辩解。
赵煊算是知道了,他们不是为冯澥,而是为了维护“礼”。
冯澥这个行为非常危险,基本告别副相职位。
冯澥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皇帝表明了态度抗金,那他这个主张和议的副相也没有再待下去的必要,晚走不如早离开,免得双方都不开心。
免得最后养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