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安置流民

关灯
长略微惊讶。

     毕竟初一,大多都在家,极少有人出门,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苏小楼将来意说明后,镇长得知老瘸子已经病逝,沉默了许久,苍老的脸上有些悲伤之色,不禁长吁短叹,他长老瘸子几岁,比苏小楼更了解老瘸子的过往。

     家中之事有镇长长子操劳,他主要还是忙于安置流民。

     这几年为了木南镇的安定繁荣,殚精竭力,比之八年前那晚见他那会,背也佝偻了许多,头发基本白完了。

     简短交换意见后,镇长安排了十几个镇上的巡防队到老瘸子府中搬运兵器回府衙库房中,并召集了十几个镇上乡绅,共同见证接收那八千两的银票。

     乡绅们有感这份义举不易,共同捐资了些钱,要在府衙旁给老瘸子立一个纪念牌坊。

     这八千两的银票解了镇上的燃眉之急,最少能解决三年的流民安置用度,大大缓解了镇中的钱财压力。

     虽然这两年木南镇高速扩张发展,有四成的荒废良田得到复耕,镇上捐资和利税虽也得到长足的增长,但是还是赶不过开支的用度。

     至于后山那片广阔良田和林地,镇长也征询了苏小楼的意见,是保留在他名下还是分给流民耕种收取利资。

     毕竟苏小楼是老瘸子唯一的徒弟,由他继承理所当然。

     苏小楼考虑了两天,决定还是全部捐出安置流民,产生的利资也充公,镇上自行安排。

     山上的树木也免费捐给流民建造房屋,只提了一个要求,逢年过节,去给那山腰上那几座坟墓清扫祭拜一番,承些香火。

     在镇长的介绍下,寻到了一个镇上老实的哑巴,每年三两银子的例钱,看守打扫师父的宅子。

     并将剩下的六百多两银票尽数交给镇长保管,代为发放哑巴的例钱和平时香火的用度。

     镇长做事一如既往的公允、公开,硬是又召集镇上威望之辈做了见证才同意苏小楼的请求。

     做完这些事,他与那哑巴详细交代了一番,把房门钥匙如数交给他后,将家中的剩下的两匹马交给邻居照料,带着杏儿赶去木南府。

     在木南镇与河间府之间的官道他颇为熟悉,因为也走过几次。

     花了两日,出了河间府地界之后,也就陌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