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谣言的破产

关灯
预委会总部的新闻发布大厅里,蓝白配色的灯光冷得有些刺眼。

    萧宇站在发言席后,盯着台下举得密密麻麻的话筒,忽然想起前世末日第三年,他也是这样站在废墟前,向幸存的民众解释为什么没有足够的疫苗——那时他连一份完整的财务报表都拿不出,而今天,他面前的全息屏上正跳动着预委会近一个月的所有资金流水。

     “萧署长,请问预委会拨给沿海城市的避难所建设款,为何比市场价高出30%?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全球时报》的女记者率先发难,镜头怼到萧宇面前,“有匿名人士提供了建材采购单,显示预委会向‘恒远集团’采购的钢筋单价是每吨8000元,而同期市场价仅6000元——这不是贪污是什么?” 台下记者们的笔尖刷刷作响,直播镜头扫过人群,几个举着“反贪”标语的群众开始喊口号。

    萧宇的太阳穴跳了跳——这是马克的手笔,他太清楚了。

    三天前,预委会刚通过决议,要求所有国家将10%的基建预算划拨到避难所项目,动了太多人的蛋糕。

     “各位,”萧宇抬手示意安静,声音沉稳得像块压舱石,“首先我要澄清:预委会没有‘建设款’,所有资金都是各国自愿划拨的‘灾难预备金’,我们只是代为管理。

    其次,关于恒远集团的采购——”他敲了敲控制台,全息屏切换成卫星影像,“这是3月25日,恒远集团的建材运输车队从唐山出发的监控。

    ” 影像里,二十辆绿色卡车排成纵队,车身上“恒远建材”的LOGO清晰可见。

    镜头拉近,每辆卡车的货厢都贴着预委会的封条,封条上的防伪码正在全息屏上同步跳动。

    “每批建材抵达避难所工地时,都有预委会的监督小组和当地民众代表共同验货。

    ”萧宇又调出另一组视频,画面里几个戴红袖章的老人正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直径,“这是临江城的张大爷——”他指向其中一个白发老人,“张大爷是退休的钢厂质检科长,他亲自确认过,这批钢筋的强度比普通建材高20%。

    ” “那为什么价格高?”另一个记者喊,“市场上的普通钢筋够抗几级地震?” 萧宇调出一份PDF文档,投影在大屏幕上:“这是大夏建筑科学院的检测报告。

    普通钢筋在7级地震中会出现15%的断裂率,而预委会采购的‘抗震加强型钢筋’能承受9级地震,断裂率低于1%。

    ”他转身指向屏幕,“避难所是要在末日里护住几十万人的命——您觉得,是省钱重要,还是救命重要?” 台下忽然安静了。

    萧宇趁热打铁,又调出一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