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攻取叶赫部
关灯
小
中
大
应验了。
清朝还真就毁在叶赫那拉氏两个女人手里,一个是慈禧太后,把清朝折腾得够呛; 另一个是隆裕太后,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溥仪的名义发布退位诏书,宣告了清朝的灭亡。
当然,这可能只是历史的巧合,不过这个传说被史学家蔡东藩写进了《清史演义》里。
东城一破,西城守军士气大受影响,战斗力骤降,布扬古的弟弟乌达哈贪生怕死,带着妻儿老小开城门投降。
代善和皇太极带兵冲进城里,将布扬古困在内室。
代善劝他投降,还发誓绝不秋后算账。
皇太极也喊着:“舅舅,认清形势,别再执迷不悟了。
” 布扬古心动了,走出内室投降。
然而,稍后当他见到努尔哈赤时,却傲慢地站着不跪,努尔哈赤大怒,一刀把他砍死,嘴里还说着:“看你还敢不敢嚣张!” 就这样,海西女真里最难攻克的叶赫部,也被努尔哈赤收入囊中。
这么看来,努尔哈赤打下叶赫部,不能怪熊廷弼没救援,实在是他手下将领被努尔哈赤吓破了胆,不敢交战。
后人总结熊廷弼治理辽东的策略,叫“以守为战”,就是先加强防御,再慢慢收复失地。
努尔哈赤打下叶赫部后,也知道熊廷弼不好对付,轻易不敢贸然进攻, 此时后金军也需要休养生息,长期打仗经济也吃不消。
于是双方达成默契,都坚守城池,不再轻易开战。
…… 经过休养,后金军又要开始进攻了。
然而熊廷弼坚持防御,绝不出击,他觉得防御比进攻重要多了。
这可把努尔哈赤给难住了,他找不到突破口,只能耐着性子等待时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不,机会说来就来了,而这机会还得从大明朝廷说起。
熊廷弼上任刚一年,万历皇帝就驾崩了。
万历皇帝一死,能给努尔哈赤带来啥机会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万历皇帝。
万历名叫朱翊钧,在位长达48年,可其中有38年都没上过朝,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宫里。
要说他为啥不上朝,主要有这么三个原因。
最早是因为“国本之争”跟大臣们置气。
啥是“国本之争”呢?万历的原配王皇后一直没
清朝还真就毁在叶赫那拉氏两个女人手里,一个是慈禧太后,把清朝折腾得够呛; 另一个是隆裕太后,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溥仪的名义发布退位诏书,宣告了清朝的灭亡。
当然,这可能只是历史的巧合,不过这个传说被史学家蔡东藩写进了《清史演义》里。
东城一破,西城守军士气大受影响,战斗力骤降,布扬古的弟弟乌达哈贪生怕死,带着妻儿老小开城门投降。
代善和皇太极带兵冲进城里,将布扬古困在内室。
代善劝他投降,还发誓绝不秋后算账。
皇太极也喊着:“舅舅,认清形势,别再执迷不悟了。
” 布扬古心动了,走出内室投降。
然而,稍后当他见到努尔哈赤时,却傲慢地站着不跪,努尔哈赤大怒,一刀把他砍死,嘴里还说着:“看你还敢不敢嚣张!” 就这样,海西女真里最难攻克的叶赫部,也被努尔哈赤收入囊中。
这么看来,努尔哈赤打下叶赫部,不能怪熊廷弼没救援,实在是他手下将领被努尔哈赤吓破了胆,不敢交战。
后人总结熊廷弼治理辽东的策略,叫“以守为战”,就是先加强防御,再慢慢收复失地。
努尔哈赤打下叶赫部后,也知道熊廷弼不好对付,轻易不敢贸然进攻, 此时后金军也需要休养生息,长期打仗经济也吃不消。
于是双方达成默契,都坚守城池,不再轻易开战。
…… 经过休养,后金军又要开始进攻了。
然而熊廷弼坚持防御,绝不出击,他觉得防御比进攻重要多了。
这可把努尔哈赤给难住了,他找不到突破口,只能耐着性子等待时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不,机会说来就来了,而这机会还得从大明朝廷说起。
熊廷弼上任刚一年,万历皇帝就驾崩了。
万历皇帝一死,能给努尔哈赤带来啥机会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万历皇帝。
万历名叫朱翊钧,在位长达48年,可其中有38年都没上过朝,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宫里。
要说他为啥不上朝,主要有这么三个原因。
最早是因为“国本之争”跟大臣们置气。
啥是“国本之争”呢?万历的原配王皇后一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