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寿春僭号惊天下,陈留举旗聚群雄
关灯
小
中
大
“消息确凿?”刘基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感,在安静的密室内回荡。
“千真万确!”负责情报的军司马陈肃躬身回禀,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我们潜伏寿春的‘灰雀’三日前亲眼目睹伪朝礼官排练仪仗!袁术强征民夫数千,于寿春宫前广场垒土筑台,搜刮民间铜器,熔铸礼器。
更有其心腹张勋、桥蕤等人,四处散播谶纬童谣,为僭号造势!其宫室所用‘朱砂’,实乃以劣质赭石混以牲血染就,腥膻刺鼻!城内米价腾贵,民有菜色,怨声载道!” 刘基的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那并非笑意,而是猛兽锁定猎物时的专注与决绝。
“好一个‘仲家皇帝’!汉室倾颓,烽烟四起,黎民倒悬于水火。
他不思匡扶社稷,解民倒悬,竟敢行此悖逆狂狷之事,妄窃神器!”他猛地转身,玄色深衣的下摆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目光灼灼地扫过室内肃立的几位核心人物——沉稳如山的张辽、刚毅似铁的徐晃、眼神中燃烧着战意的年轻将领高顺,以及一身短褐、仿佛刚从工坊烟灰中走出的马钧。
“文远!”刘基的目光首先落在张辽身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辽踏前一步,抱拳沉声道:“主公!末将麾下‘十杰营’三千铁甲,刀盾俱已磨砺,战马饱食,随时可踏平寿春,擒此国贼!”他声音沉稳,却蕴含着火山般的力量。
“公明!” 徐晃声如洪钟:“末将‘破阵营’一千二百锐卒,新配连弩三百具,弩矢充足!愿为先锋,为天下诛此逆贼!”他眼中精光爆射,手已按上腰间新配的、由马钧工坊以“灌钢法”打造的重斧斧柄。
刘基微微颔首,最后看向马钧:“德衡,工坊所储军械如何?” 马钧搓了搓沾着些许炭灰的手指,语速依旧不快,却字字清晰:“回…回主公。
新制…铁甲…五百领,精钢…长矛头…三千枚,五矢…连弩…一百五十具,弩矢…五万支…皆已…入库。
屯田卫…轮换…所用…刀枪…亦已…补齐。
河渠…疏浚…所用…蒸汽…抽水机…三台…运转…良好,可保…春耕…漕运…无虞。
”他汇报的不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支撑这场大义之战的坚实脊梁。
“好!”刘基猛地一掌拍在舆图上寿春的位置,声震屋瓦,“袁公路倒行逆施,天人共愤!此乃天赐良机!我刘基,虽位不过一郡守,力不及曹、袁,然深受汉恩,岂能坐视国贼猖獗,神器蒙尘?当效古之豪杰,会盟天下忠义,共襄讨逆壮举!” 他眼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那火焰名为责任,名为大义,更是一个崭新时代开创者洞悉历史潮流的澎湃激情。
“速拟讨逆檄文!以我刘基之名,广发英雄帖,邀约天下心存汉室、有志讨贼的豪杰义士,聚首陈留!我们要效的,不是酸枣会盟那些各怀鬼胎的诸侯,而是瓦岗寨中,为天下苍生揭竿而起的真豪杰!这英雄大会,就在我陈留城外,黄河之滨,堂堂正正地开!” 十日之后,陈留城西,毗邻奔腾黄河的一片开阔河滩。
这里没有寿春宫城的矫饰与压抑,只有猎猎的河风,翻卷着无数面汇聚而来的旗帜。
没有高台广厦,河滩中央燃起十数堆巨大的篝火,粗大的松木在火焰中噼啪作响,映照着围坐在火堆旁、来自四面八方、装束各异的身影。
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焦香、劣酒的辛辣以及汗水和皮革混合的粗犷气息。
刘基并未高踞主位。
他一身与普通将领无异的玄色皮甲,外罩半旧披风,就坐在一堆篝火旁,手中同样端着一个粗陶大碗。
火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跳跃,照亮了他眼中真诚而炽热的光芒。
“诸位!”刘基站起身,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黄
“千真万确!”负责情报的军司马陈肃躬身回禀,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我们潜伏寿春的‘灰雀’三日前亲眼目睹伪朝礼官排练仪仗!袁术强征民夫数千,于寿春宫前广场垒土筑台,搜刮民间铜器,熔铸礼器。
更有其心腹张勋、桥蕤等人,四处散播谶纬童谣,为僭号造势!其宫室所用‘朱砂’,实乃以劣质赭石混以牲血染就,腥膻刺鼻!城内米价腾贵,民有菜色,怨声载道!” 刘基的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那并非笑意,而是猛兽锁定猎物时的专注与决绝。
“好一个‘仲家皇帝’!汉室倾颓,烽烟四起,黎民倒悬于水火。
他不思匡扶社稷,解民倒悬,竟敢行此悖逆狂狷之事,妄窃神器!”他猛地转身,玄色深衣的下摆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目光灼灼地扫过室内肃立的几位核心人物——沉稳如山的张辽、刚毅似铁的徐晃、眼神中燃烧着战意的年轻将领高顺,以及一身短褐、仿佛刚从工坊烟灰中走出的马钧。
“文远!”刘基的目光首先落在张辽身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辽踏前一步,抱拳沉声道:“主公!末将麾下‘十杰营’三千铁甲,刀盾俱已磨砺,战马饱食,随时可踏平寿春,擒此国贼!”他声音沉稳,却蕴含着火山般的力量。
“公明!” 徐晃声如洪钟:“末将‘破阵营’一千二百锐卒,新配连弩三百具,弩矢充足!愿为先锋,为天下诛此逆贼!”他眼中精光爆射,手已按上腰间新配的、由马钧工坊以“灌钢法”打造的重斧斧柄。
刘基微微颔首,最后看向马钧:“德衡,工坊所储军械如何?” 马钧搓了搓沾着些许炭灰的手指,语速依旧不快,却字字清晰:“回…回主公。
新制…铁甲…五百领,精钢…长矛头…三千枚,五矢…连弩…一百五十具,弩矢…五万支…皆已…入库。
屯田卫…轮换…所用…刀枪…亦已…补齐。
河渠…疏浚…所用…蒸汽…抽水机…三台…运转…良好,可保…春耕…漕运…无虞。
”他汇报的不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支撑这场大义之战的坚实脊梁。
“好!”刘基猛地一掌拍在舆图上寿春的位置,声震屋瓦,“袁公路倒行逆施,天人共愤!此乃天赐良机!我刘基,虽位不过一郡守,力不及曹、袁,然深受汉恩,岂能坐视国贼猖獗,神器蒙尘?当效古之豪杰,会盟天下忠义,共襄讨逆壮举!” 他眼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那火焰名为责任,名为大义,更是一个崭新时代开创者洞悉历史潮流的澎湃激情。
“速拟讨逆檄文!以我刘基之名,广发英雄帖,邀约天下心存汉室、有志讨贼的豪杰义士,聚首陈留!我们要效的,不是酸枣会盟那些各怀鬼胎的诸侯,而是瓦岗寨中,为天下苍生揭竿而起的真豪杰!这英雄大会,就在我陈留城外,黄河之滨,堂堂正正地开!” 十日之后,陈留城西,毗邻奔腾黄河的一片开阔河滩。
这里没有寿春宫城的矫饰与压抑,只有猎猎的河风,翻卷着无数面汇聚而来的旗帜。
没有高台广厦,河滩中央燃起十数堆巨大的篝火,粗大的松木在火焰中噼啪作响,映照着围坐在火堆旁、来自四面八方、装束各异的身影。
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焦香、劣酒的辛辣以及汗水和皮革混合的粗犷气息。
刘基并未高踞主位。
他一身与普通将领无异的玄色皮甲,外罩半旧披风,就坐在一堆篝火旁,手中同样端着一个粗陶大碗。
火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跳跃,照亮了他眼中真诚而炽热的光芒。
“诸位!”刘基站起身,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