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农家少年有点忙

关灯
刚好合适。

     洗完澡,天已经完全黑了。

     村里不像镇上,还没有通电,林东升舍不得点蜡烛,他看看外面,月光挺亮,便找出那本看了无数遍的故事会,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之前听父亲说,现在很多村子都慢慢通电了,或许到了年底,他们这里也会通上电,那时就会方便许多。

     但他估计,电费也不会便宜,也得节省着用。

     林东升现在住的村子,叫林家村,村子里几乎都姓林,祖上据说是从江西筷子巷迁过来的。

     家里的这几间土屋,还是父母结婚分家时,自己慢慢做起来的。

     听父亲说,当时房上的这些木梁柱和梁条,还是他们拖着板车步行几十公里,到孝城那边买了拖回来的。

     到了夜晚,等到村里的人都入睡了,四周会异常安静。

     鸡只会在特定的时间打鸣,猪和牛晚上都很安静,村子里也没人养狗。

     这年头,舍得养狗的,都算得上是富户了,一条狗一年吃下的粮食,不比一个成年人少。

     白天的时候,张家豪再次问他,要不要帮他带一本英语练习册,因为这周他们要去孝城的外婆家。

     林东升自然是拒绝了对方的好意,家里的经济状况,他非常清楚,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

     他们家也很少买菜,更不可能买肉,都是吃自家地里种的,有什么吃什么。

     如果刚好哪种菜大丰收,又卖不掉,会接连吃上好一阵子,整个人都仿佛要被这种菜腌入味了。

     鸡蛋倒是偶尔能吃到,也不多,多数时候,母亲都会把这些鸡蛋卖掉,开源节流。

     “孝城究竟是什么样子呢?那里的人是不是能经常吃肉?”有时,林东升也会在深夜里憧憬一下。

     他已经11岁了,但目前去过最远的地方,还是河西镇,对他而言,双脚走不到的地方,都算是远方。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忙碌的季节。

     第二天天刚放亮,母亲就将林东升叫了起来,让他带上一个提篓和一个麻袋,去地里摘棉花。

     和摘绿豆一样,摘棉花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前,地里还有一些湿气,这样摘棉花的时候,旁边的叶子不会太脆,也不容易碎到棉花里。

     一旦这些破碎的叶子混进了棉花里,再想挑出来,就很麻烦了,越捏越碎。

     林东升摘棉花的时候,一般会穿上长袖和长裤,那些枝枝干干和棉花坨的尖尖,划到了会比较疼,他现在的身高,站在地里面,只能露出小半个身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在家里种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