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微服私访察民情,民间疾苦心忧虑

关灯
皇帝加封李白为护国公的消息传开后,朝堂内外一片赞誉。

    然而,皇帝与李白并未因这份荣耀而懈怠。

    二人深知,朝堂之上的革新虽初见成效,但民间百姓的真实生活究竟如何,仍需亲眼去看、亲耳去听。

    于是,他们乔装打扮,微服私访,深入民间。

     这一日,他们来到了一处偏远的村落。

    村口处,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正蹲在地上,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小脸脏兮兮的,眼神中却透着对未知世界的懵懂与好奇。

    皇帝与李白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沉,缓缓走进村子。

     村里的道路崎岖不平,两旁的房屋大多破败不堪,有的屋顶还漏着洞,用破旧的草席勉强遮挡着。

    田地里,庄稼稀稀拉拉,长势萎靡,显然是缺乏精心的照料和足够的肥料。

     他们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自家门前唉声叹气。

    皇帝走上前去,轻声问道:“老丈,看您面带愁容,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老者抬起头,打量了他们一番,长叹一声道:“唉,你们是外乡人吧,有所不知啊。

    今年这收成不好,田里的庄稼都快绝收了。

    可赋税却一点没减,家里的口粮眼看着就要见底了,真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下去哟。

    ” 李白皱起眉头,问道:“老丈,这赋税不是按照朝廷的新政有所减免吗?怎会还如此沉重?” 老者苦笑着摇摇头:“新政?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哪能享受到啊。

    官府里的那些人,总是找各种借口多收税,什么‘火耗’‘加派’,名目多得很呐。

    我们敢怒不敢言,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 皇帝的脸色愈发阴沉,心中满是愤怒与自责。

    他没想到,自己推行的新政在基层竟被如此歪曲和盘剥。

     告别老者后,他们继续在村里走访。

    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他们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守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