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凯文的静默时刻 - 冰封深处的悸动(二)
关灯
小
中
大
夏的投影瞬间分化出数个数据窗口,无数信息流瀑布般倾泻而下。
“检索中……历史地质数据:该区域冰盖结构复杂,存在巨型冰下湖及活跃热液系统记录,但无明确指向性异常。
全球监测网反馈: 过去24小时内,除方舟基地外,南极洲外围斯科特站、麦克默多站均记录到微弱、无规律的深源低频震动,但能量特征与此次定向脉冲差异显着,初步判定为常规地质活动。
其他大陆监测点无异常反馈。
” “也就是说,这通‘电话’,目前只打到了我们家里?”凯文眉头紧锁,“只因为我们手里有这把特殊的‘锁’——‘灰质’样本?” “逻辑成立。
”苏夏确认,“这进一步佐证了脉冲信号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它并非无意识的地质噪音,而是……精准的定位信号。
” 马克走到禁锢“灰质”样本的“茧房”隔离器前,隔着厚厚的透明观察窗,看着里面那团在强力场和低温下依旧不安分地闪烁着灰蓝光芒的胶质物。
“喂,小东西,”他用指关节敲了敲冰冷的观察窗,语气半是调侃半是警告, “你最好老实点。
冰层底下那位邻居的起床电话太贵,咱们基地付不起长途漫游费。
”他的话引得旁边几个紧张操作的研究员肩膀微微松动了一下。
实验室里刺耳的警报声终于开始减弱,容器内部那疯狂流窜的细小电弧也逐渐稀疏、黯淡下去。
核心温度曲线虽然依旧在高位,但攀升的势头被强行遏制,变成了缓慢的锯齿状波动。
“‘零号冰’阻断剂初步生效!”艾琳娜博士长舒一口气,抹了把额头的冷汗,“活性峰值被压制回落,目前稳定在……危险临界值的边缘。
物理隔离和冷却系统运转正常。
暂时……暂时稳住了。
” 凯文没有立刻回应,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全息图上那个冰下的红点,如同凝视深渊。
“暂时……”他重复着这个词,声音低沉得如同冰原上滚过的闷雷, “一个沉寂了不知多少万年的东西,突然精准地‘呼唤’与‘载体’同源的信号……这绝不是偶然。
苏夏,最坏推演。
” 苏夏的投影转向他,数据流在眼中高速奔涌,模拟着无数可能性的分支。
“推演路径一:该未知实体为‘载体’起源地或某种休眠母体。
此次‘呼唤’可能源于其自然苏醒周期,或受外部因素(如地壳变动、深部热液活动)触发。
若为前者,其苏醒过程可能漫长;若为后者,则后续活动难以预测。
” “推演路径二:该实体为‘载体’衍生物或某种‘信标’,其激活可能是更大规模事件的前兆或连锁反应的一部分。
其目的可能包括信息传递、坐标定位,或……吸引同类。
” “推演路径三:存在第三方未知势力,激活了该冰下实体,作为某种形式的警告、攻击或实验。
” “无论何种路径,”苏夏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沉重,“其存在本身,已构成对‘方舟’计划、乃至人类文明的最高等级未知威胁。
优先级……超越我们当前所有内部矛盾。
” 凯文沉默了几秒,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低沉的嗡鸣和冷却系统运转的嘶嘶声。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马克紧绷的脸,苏夏数据流奔涌的眼眸,最后落在艾琳娜博士疲惫却依旧专注的神情上。
“通知全球所有‘方舟’关联站点,提升至‘深寒警戒’等级,”凯文的命令清晰而冷峻,如同凿开冰层,“加密共享此次事件所有数据,尤其是南极玛丽伯德地3812米坐标点的所有信息。
要求各站点动用一切手段,加强对极地深部异常活动的监测。
” 他转向马克:“马克,你的‘探险队’,状态如何?” 马克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刚才的凝重被一种近乎亢奋的战士锋芒取代:“头儿,我的小伙子们早就嫌训练场的沙袋太软了。
给冰盖钻个眼儿看看下面藏着什么宝贝?这活儿听着就够劲!” “不是现在,”凯文摇头,眼神锐利,“但要做好准备。
装备、人员、极端环境生存、冰下作战预案……我要你拿出一个方案,一个能在南极冰盖下三千八百米对付未知威胁的方案,越快越好。
” “明白!”马克啪地一个立正,动作标准得像个新兵,眼神却燃烧着老兵的火焰。
凯文最后看向苏夏:“苏夏,你的核心任务: 第一,确保‘灰质’样本绝对受控,它是我们目前唯一能‘听’懂冰下声音的‘耳朵’,也是最大的风险点。
第二,穷尽所有算力,分析那条能量路径,哪怕只能多解析出0.1%的信息,也可能救我们的命。
第三,我需要你建立一套模型,模拟那个冰下实体可能的形态、规模、能力……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或者……摧毁它。
” “任务优先级已更新。
资源重新分配中。
”苏夏的回应简洁高效。
凯文的目光再次落回全息地图上那个冰封深处的红点。
指挥中心里那张疯狂跳动的猩红波形图,生物实验室里那团被强力场束缚却依旧悸动不安的“灰质”,此刻都化为沉重的铅块,压在他的肩头。
暗影之网内部,人类与异类的无声战争硝烟初起。
而此刻,冰封大陆深处那一声古老而冰冷的“心跳”,却骤然将整个世界推向了悬崖的边缘。
南极冰盖之下,未知已醒。
方舟基地之内,寒夜正长。
喜欢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请大家收藏:()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
“检索中……历史地质数据:该区域冰盖结构复杂,存在巨型冰下湖及活跃热液系统记录,但无明确指向性异常。
全球监测网反馈: 过去24小时内,除方舟基地外,南极洲外围斯科特站、麦克默多站均记录到微弱、无规律的深源低频震动,但能量特征与此次定向脉冲差异显着,初步判定为常规地质活动。
其他大陆监测点无异常反馈。
” “也就是说,这通‘电话’,目前只打到了我们家里?”凯文眉头紧锁,“只因为我们手里有这把特殊的‘锁’——‘灰质’样本?” “逻辑成立。
”苏夏确认,“这进一步佐证了脉冲信号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它并非无意识的地质噪音,而是……精准的定位信号。
” 马克走到禁锢“灰质”样本的“茧房”隔离器前,隔着厚厚的透明观察窗,看着里面那团在强力场和低温下依旧不安分地闪烁着灰蓝光芒的胶质物。
“喂,小东西,”他用指关节敲了敲冰冷的观察窗,语气半是调侃半是警告, “你最好老实点。
冰层底下那位邻居的起床电话太贵,咱们基地付不起长途漫游费。
”他的话引得旁边几个紧张操作的研究员肩膀微微松动了一下。
实验室里刺耳的警报声终于开始减弱,容器内部那疯狂流窜的细小电弧也逐渐稀疏、黯淡下去。
核心温度曲线虽然依旧在高位,但攀升的势头被强行遏制,变成了缓慢的锯齿状波动。
“‘零号冰’阻断剂初步生效!”艾琳娜博士长舒一口气,抹了把额头的冷汗,“活性峰值被压制回落,目前稳定在……危险临界值的边缘。
物理隔离和冷却系统运转正常。
暂时……暂时稳住了。
” 凯文没有立刻回应,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全息图上那个冰下的红点,如同凝视深渊。
“暂时……”他重复着这个词,声音低沉得如同冰原上滚过的闷雷, “一个沉寂了不知多少万年的东西,突然精准地‘呼唤’与‘载体’同源的信号……这绝不是偶然。
苏夏,最坏推演。
” 苏夏的投影转向他,数据流在眼中高速奔涌,模拟着无数可能性的分支。
“推演路径一:该未知实体为‘载体’起源地或某种休眠母体。
此次‘呼唤’可能源于其自然苏醒周期,或受外部因素(如地壳变动、深部热液活动)触发。
若为前者,其苏醒过程可能漫长;若为后者,则后续活动难以预测。
” “推演路径二:该实体为‘载体’衍生物或某种‘信标’,其激活可能是更大规模事件的前兆或连锁反应的一部分。
其目的可能包括信息传递、坐标定位,或……吸引同类。
” “推演路径三:存在第三方未知势力,激活了该冰下实体,作为某种形式的警告、攻击或实验。
” “无论何种路径,”苏夏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沉重,“其存在本身,已构成对‘方舟’计划、乃至人类文明的最高等级未知威胁。
优先级……超越我们当前所有内部矛盾。
” 凯文沉默了几秒,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低沉的嗡鸣和冷却系统运转的嘶嘶声。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马克紧绷的脸,苏夏数据流奔涌的眼眸,最后落在艾琳娜博士疲惫却依旧专注的神情上。
“通知全球所有‘方舟’关联站点,提升至‘深寒警戒’等级,”凯文的命令清晰而冷峻,如同凿开冰层,“加密共享此次事件所有数据,尤其是南极玛丽伯德地3812米坐标点的所有信息。
要求各站点动用一切手段,加强对极地深部异常活动的监测。
” 他转向马克:“马克,你的‘探险队’,状态如何?” 马克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刚才的凝重被一种近乎亢奋的战士锋芒取代:“头儿,我的小伙子们早就嫌训练场的沙袋太软了。
给冰盖钻个眼儿看看下面藏着什么宝贝?这活儿听着就够劲!” “不是现在,”凯文摇头,眼神锐利,“但要做好准备。
装备、人员、极端环境生存、冰下作战预案……我要你拿出一个方案,一个能在南极冰盖下三千八百米对付未知威胁的方案,越快越好。
” “明白!”马克啪地一个立正,动作标准得像个新兵,眼神却燃烧着老兵的火焰。
凯文最后看向苏夏:“苏夏,你的核心任务: 第一,确保‘灰质’样本绝对受控,它是我们目前唯一能‘听’懂冰下声音的‘耳朵’,也是最大的风险点。
第二,穷尽所有算力,分析那条能量路径,哪怕只能多解析出0.1%的信息,也可能救我们的命。
第三,我需要你建立一套模型,模拟那个冰下实体可能的形态、规模、能力……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或者……摧毁它。
” “任务优先级已更新。
资源重新分配中。
”苏夏的回应简洁高效。
凯文的目光再次落回全息地图上那个冰封深处的红点。
指挥中心里那张疯狂跳动的猩红波形图,生物实验室里那团被强力场束缚却依旧悸动不安的“灰质”,此刻都化为沉重的铅块,压在他的肩头。
暗影之网内部,人类与异类的无声战争硝烟初起。
而此刻,冰封大陆深处那一声古老而冰冷的“心跳”,却骤然将整个世界推向了悬崖的边缘。
南极冰盖之下,未知已醒。
方舟基地之内,寒夜正长。
喜欢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请大家收藏:()人机大战中的末日生活